蒙恬骑着马在队列中前行。听到军歌响起,望过去看到是在前军某个营响起的军歌,那大约就是蒙铠所在的营吧?也许这歌就是蒙铠起开始唱起来的?想到这里,蒙恬的嘴角微微翘起。
蒙铠是个不错的青年。聪明、自律、恪守军纪,而且绝不以自己是大将军的亲子的身份,在军中表现得有什么特殊之处。战斗的时候也会冲锋,但又不会处处冒险。而是很机敏的寻找恰当的战位。争取战果的时候,还会努力保护好自己。军事技能也强,驾驶旋翼机、驾驶装甲战车都很熟练。被从前军抽调到航空队中,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自己偶尔带一下,让孩子了解大将军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如何管理整个军队,漏出来的这点点滴滴,这孩子也学的很仔细。
蒙家有后!这孩子终将继承蒙家在军中的地位。
蒙恬很欣慰。
当然,新朝廷下,孩子们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甚至蒙家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要富贵,在巩邑玻璃厂和一些小项目上的收益,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得到一份富贵安然的生活的。如果蒙恬自己现在退出军队退出朝廷,在家里陪老婆养养花种种草,侍弄鸡鸭猪羊,靠着在巩邑的投资,也可以过上很丰足的生活。
但是,男人,总还是要参加政治、管理这个天下、征服这个天下的,老死在床上有什么意思?
如果自己选择那样一条路,自己会看不起自己。蒙毅也一定不希望自己过这样的生活吧?想起蒙毅,蒙恬心中有一点痛。蒙毅之死,蒙恬无能为力。也因此深深痛恨造成这场悲剧的胡亥和赵高。
大将军总是要一路征战下去,把旗子插到每一块土地上的。
在始皇帝时代,自己不敢公然宣扬这样的理想。那个时候王贲还在,自己这样说,难免让人有这一那样的看法,觉得自己僭越。永远征战这样的理想,也会吓坏那般文臣。
不过新的朝廷来了。蒙恬忽然觉得,这个理想,自己可以不用回避,可以公开来宣讲了。
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死在最后一支流矢之下!
嘿嘿,这话听起来是不怎么吉利。据说这样的谶语总会实现。在自己身上真的能实现吗?对大将军来说,这句话的重点不是死,而是能够一直参加到最后一场战斗、坚持到最后一支流矢。
那一天,就是所有土地被征服的时刻,就是大将军可以离开战场的时刻了吧。
嘿嘿,自己现在就在这样的战场上啊。再向南几百里,就是番禺城,在那里就能见到赵佗。
始皇帝手中最强大的两支军队,北面的是长城军,南方的是百越军。可是这两支军队都没有成为大秦的利器,帮助大秦稳定江山,消弭战乱。
长城军最后在巨鹿城被破,在新安被项羽坑杀,蒙恬一生训练的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就这样消亡在时间长河之中。
而远征百越的秦军……陈胜吴广起事后,这支远入帝国南方的大军不思回援,却立即封禁了五岭上的关卡。任嚣死后赵佗居然敢杀掉始皇帝任命的郡守县令,就这样自立为王了!
嘿嘿,如今,这横浦关被一把火烧掉。
如今,队伍已经开始清理横浦关的废墟,一面黑色的大旗取代了紫色的南越旗帜,飘扬在关墙之上。
叛将赵佗,审判你的人来了!秦律从不曾轻纵过任何一个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