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点点头:"确实不易。租界的地皮本就昂贵,加上程老爷当时虽有些资产,但与那些大财阀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好在您母亲出了个主意。"
原来,沈若兰通过在绣庄结识的一位英国商人的夫人,得知公共租界有一块闲置地产准备出售。这位夫人对沈若兰的绣品一直赞不绝口,两人相处甚欢。在沈若兰的请求下,这位夫人说服丈夫给程远山引荐了房产的卖主,并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成交了这笔买卖。
"买下地之后,就开始规划建造府邸。"张妈指着不远处的主楼,"那座楼是最早建的,当时只有前半部分,后来随着家业扩大才逐渐扩建。记得刚搬来那会儿,府里除了程老爷和您母亲,就只有我和几个下人,整个院子显得特别空旷。"
沈清韵好奇地问:"当时父亲的生意已经很好了吗?"
张妈摇摇头:"那时候还不算顶好。程老爷刚开始拓展洋行生意,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那些老牌洋行,根本不把他这个新人放在眼里,常常漫天要价或者压榨利润。"
正是在这段艰难时期,沈若兰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她不仅在家中精打细算,还通过自己在绣庄积累的人脉,为程远山搭建了不少商业桥梁。
"有一次,程老爷接了一个大单子,要从英国进口一批呢绒。但英国商人开出的条件极为苛刻,若答应下来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言。程老爷正一筹莫展时,您母亲通过一位法国夫人的介绍,联系上了法国的呢绒厂商,不仅价格更加合理,质量也毫不逊色。"张妈娓娓道来,"这一仗打下来,程老爷不仅赚了不少,还打开了法国市场的大门。"
沈清韵听得入神:"母亲真是了不起。"
"可不是嘛!那会儿,程老爷逢人就夸您母亲,说她是他的贤内助,没有她就没有程家的今天。"张妈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那时候的程府,虽然规模不大,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每天晚上,程老爷都会和您母亲一起在书房商议生意上的事情。那情景,真叫人羡慕。"
沈清韵静静听着,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她从未见过父亲和母亲如此和睦相处的模样,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始终对母亲冷淡疏远。
"张妈,后来。。。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她忍不住问道。
张妈叹了口气,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后才低声道:"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程府的第一次大扩建了。那是在1915年,也就是您出生前一年。"
原来,经过几年的拼搏,程远山的生意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他不仅在进出口贸易上站稳脚跟,还开始涉足房地产和银行业务。随着事业的扩展,原本的府邸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用来接待商业伙伴的场所显得过于简陋。于是,程远山决定扩建府邸,增加西式会客厅和宴会厅,以便接待越来越多的中外宾客。
"扩建期间,程老爷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其中就包括宋家。"张妈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宋老爷子当时虽已退居,"宋老爷子当时虽已退居幕后,但在上海滩依然举足轻重。他看中了程老爷的生意头脑和进取精神,多次邀请他参加宋府的宴会。"张妈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沈清韵敏锐地察觉到张妈的迟疑:"是在那时候,父亲认识了宋玉芙?"
张妈点点头:"正是。宋小姐那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才貌双全,又是宋家掌上明珠。程老爷第一次见到她时,明显被她的气度和谈吐所吸引。"
宋玉芙与沈若兰截然不同。沈若兰虽然聪慧过人,但出身农家,举止间难免透出几分质朴;而宋玉芙则是名门闺秀,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又因留学海外,谈吐更显洋气时髦,这正符合当时程远山希望向上流社会靠拢的心态。
"不过,那时候程老爷对您母亲还是很尊重的。"张妈强调道,"他每次从宋府回来,都会详细告诉您母亲那边的情况,两人还一起商量如何与宋家建立更紧密的商业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清韵若有所思:"所以,最初父亲对宋家的兴趣,更多的是商业上的考量?"
"大抵如此。"张妈点头,"宋家在金融和政界都有深厚的人脉,正是程老爷急需的资源。您母亲也看得很清楚,常常鼓励程老爷多与宋家来往,还特意为他准备了各种精美的绣品作为礼物,送给宋家的女眷。"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年。在此期间,程远山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在商界的地位不断攀升,在社交圈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而程府的扩建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逐渐呈现出今日的规模雏形。
"转折出现在1916年初。"张妈的语气变得沉重,"那时候您母亲已经怀孕,身体不便,很少出门。程老爷却因为生意越做越大,应酬也越来越多,常常夜不归宿。"
沈清韵皱起眉头:"父亲就是从那时开始变的吗?"
张妈叹了口气:"人心是最难琢磨的。程老爷一开始或许只是把宋小姐当作商业合作伙伴,但日久生情,加上宋家显赫的地位对他的吸引,渐渐地,他对宋小姐的感情就变了质。"
与此同时,宋玉芙也对这位白手起家、英俊有为的年轻商人产生了好感。作为宋家的掌上明珠,她一向眼高于顶,但程远山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却让她刮目相看。
"宋老爷子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却没有立即表态。"张妈继续道,"他暗中调查了程老爷的为人和事业,发现他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但有一个问题——程老爷已经娶妻。"
宋老爷子虽已隐退,但名声和尊严仍然看重。他不可能让女儿做小。这一难题,最终还是由沈若兰亲自解决了。
"这是程府历史上最关键的一页。"张妈的声音几乎变成了耳语,"您母亲某天找到程老爷,主动提出让自己降为平妻,好让程老爷迎娶宋小姐为正室。"
沈清韵震惊地睁大眼睛:"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明面上的说法是,宋家的联姻对程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您母亲愿意为家族利益牺牲自己的地位。"张妈说,"但老身在府中这么多年,看得比谁都清楚。您母亲是个极聪明的人,她早就看出程老爷对宋小姐的心思,与其等待被休,不如主动退一步,保全自己和腹中的孩子。"
沈清韵心中一阵酸楚。她从未想过,母亲年轻时就要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
"程老爷一开始是拒绝的。"张妈继续道,"说什么也不能亏待结发妻子。但随着宋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内心对宋小姐的情愫,他最终接受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