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森教授的声音里藏着难掩的惊喜,仿佛在看见小八的瞬间,心就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缓缓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瑟瑟发抖的小八拢进怀里。
令人意外的是,这只对陌生人充满戒备的流浪狗,竟温顺地蜷在他臂弯里,连呼吸都渐渐平稳。
一人一狗的第一次对视,像冬夜壁炉里跳动的火苗,暖得让人心头发颤。
维森原以为这是只走失的宠物,抱着小八在车站转了好几圈,却没见任何人在寻找。
影厅里的影评人忍不住暗自思忖:接下来该是温馨的养狗日常了吧?
虽治愈却未免单调——可这是苏雨编剧的剧本啊,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初看平淡的溪流里,藏着能淹没人心的深海。
果然,剧情拐出意想不到的弯。
维森抱着小八找到车站保卫室,对方却摆着手说:“主人找来我会通知您,要是没人来,明天就送收容所。”
这话让教授眉头瞬间拧成疙瘩,最终还是舍不得放手,抱着小八回了家。
上楼时的模样透着几分滑稽:他先把小八藏在楼下灌木丛旁,自己轻手轻脚摸上楼,对着妻子的笑脸温柔亲吻。
观众正纳闷这举动的缘由,楼下就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小八迈着小短腿蹦蹦跶跶上了楼,一下子撞进卧室门口。
床上的夫妻二人同时一惊,妻子更是猛地坐起身,脸上写满抗拒。
直到下楼后维森解释来龙去脉,观众才从两人对话里听出端倪:妻子打心底里不想要宠物。
好在教授软磨硬泡,说“也许明天主人就来了”,她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却坚持让小八睡在院子的木屋里。
安置小八时,维森从储藏室翻出的食盆和毯子上,赫然印着“路克“的名字——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悄悄透露着这个家庭曾有过的宠物记忆。
当教授转身离开,小八那双漆黑的眼睛透过木屋门缝,可怜巴巴地追着他的背影,影厅里响起一片倒抽气的轻响,仿佛所有人都想伸手穿过银幕抱抱它。
第二天教授的女儿来访,抱着小八拍照时笑着说:“路克要是还在,肯定会喜欢它的。”
这话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家里曾养过一条叫路克的狗,它的离去让女主人再不敢触碰这份情感。
即便女儿也帮忙劝说,妻子还是铁了心要送走小八。
维森抱着小八四处求助却屡屡碰壁,只好带着它去上课。
课堂上小八歪头听着拉丁文朗诵的模样,把观众的心都萌化了——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为什么不能留下呢?
不少人看向银幕里皱眉的女主人时,眼神已带了些微不满。
变故发生在傍晚。
就在维森再次劝说妻子时,小八不小心撞翻了书架,散落的颜料毁掉了她耗时数月的画作。
教授却只是叹了口气,又把小八抱回院子木屋——这一次,没人再怀疑他留下这只狗的决心。
往后的日子像浸在蜜里。
大风呼啸的夜晚,维森哄好妻子后,听见院子里传来呜咽声,立刻翻身下床把小八抱进客厅。
他们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分享同一桶爆米花,小八蜷在教授怀里的模样,暖得像幅会呼吸的油画。
半夜妻子下楼时,正看见丈夫在沙发上熟睡,小八正伸出粉嫩的舌头,一点点舔食他嘴角的爆米花残渣。
她望着小八的眼神,第一次褪去冰霜染上暖意,伸手去关电视时,小八轻轻舔了下她的指尖——这一次,她没有缩回手,唇边还漾开了浅浅的笑意。
原来不是不喜欢,只是怕再次失去。
观众们心头忽然一松,看着小八第一次被允许在客厅过夜时,眼里已蓄满温柔。
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悄悄爬上窗台,教授已经带着小八来到院子里。
他耐心地教着小八各种小技能,曾经略显生疏的一人一狗,此刻互动愈发频繁,空气中都弥漫着温柔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