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涛翻涌之处,一座恢弘巨城悬浮于云端之上,在鎏金日光与绯色霞霭中若隐若现。这便是威震云霄山脉的白云仙城。
翠玉云舸穿过层层云雾,仙城的轮廓便从翻卷的云浪中崭露出真容,显露在杨正山的眼中。
高达三十丈的城墙如一条银龙盘亘在云端之上,墙体仿佛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白云被冰封了一般,有的如奔腾骏马,有的似展翅鲲鹏,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七彩流光。
城墙之上每隔八丈便有一座八角望楼,楼顶之上镶嵌着一颗颗脸盆大小的透明圆球,散发着盈盈的光辉。
“那是通明破煞珠,每一颗都是下品法宝,整个白云仙城的城墙上足足镶嵌着三百六十颗!”
“破煞珠,顾名思义,可以破除煞气,不让煞气侵入城内。另外破煞珠还能照明,到了晚上,三百六十颗破煞珠会将整座白云仙城照的通明,宛如白昼!”
翠玉云舸之上,云霄为杨正山讲说着白云仙城的建筑。
“你看那城墙,据说这城墙之上布置着三阶中品阵法天地万云雷霆诛邪大阵,此阵上借天穹星斗之力,下连大地灵脉灵气,中有万云簇拥,可驱使雷霆。”云霄满脸都是推崇之色。
杨正山也露出了震撼的神色,上借天穹星斗之力,下连大地灵脉灵气,这是天阵和地阵的复合大阵。
阵法可分为天阵、地阵、军阵、器阵等。
军阵即由人组成的阵法,这种阵法很常见,灵源之地就有很多种。
器阵是最常见的阵法,一块阵盘,几支阵旗就能布置一座阵法。
地阵一般拥有防护大阵,以地脉、灵脉、火脉、水脉等为根基,借用地形之力,布置大型阵法。
如灵秀三宗、青璃仙城的防护大阵都属于地阵。
天阵则是指借用天道伟力布置的阵法,如周天星斗,九霄雷罚,五岳镇天、先天八卦等。
当然,无论是天阵还是地阵,其实都包含器阵,或以法宝和灵器为阵基,或建造一些特殊的建筑为阵法节点等。
比如上古遗阵,那是典型的地阵,将阵内的地脉、灵脉和水脉勾连在一起,再以山岳为阵基布下一座笼罩百里的守护大阵。
这样的一座大阵可以维持万年不毁,并且让筑基以上的修士不敢进入其中,可见其有多恐怖。
白云仙城的防护大阵应该是不如上古遗阵的,虽然它具备一部分天阵的威能,但是这种大杂烩的阵法很可能不如上古遗阵那种单纯的地阵。
“看到那座建筑了吗?那便是天机阁!”云霄指着城内一座三十丈多高的楼阁,轻声说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果然这天机阁是白云仙城最高的建筑,比之其他的楼阁都要高出不少,甚至比城墙还要高出很多。
不过杨正山只是看了一眼,目光就朝着下方望去。
“这座山应该不是本来就在这里的吧!”
云霄也看向下方磅礴的山体,白云仙城很大,东西长有八十多里,南北宽也有六十多里,如此大的一座城池居然坐落在山峰之上,可想而知,城下的山峰要有多大。
关键是这座山峰还非常高,能将白云仙城举到云端之上,其高度最少也在千丈以上。
“嗯,白云真君虽然只有两千岁,但白云仙城却已经存在了近万年,据说万年前有一位大能将周围十几座大山搬来,垒砌成如今的白云山。”云霄说道。
杨正山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搬山,这种能力其实不算特别。
一些筑基修士就可以凭借法术搬动一座小山头。
但是筑基修士的搬山与眼前的白云山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眼前的白云山并不是只要将山体搬来就行的,还需要疏通地脉,连通灵脉,甚至山体之中还有火脉。
这就不是简单的法术问题了,而是真正的大神通。
翠玉云舸靠近仙城城墙,就在杨正山感到震撼的时候,突然一道声音传来。
“哪里来的乡野杂修,都看傻了,哈哈~~”
后方,一名身穿白袍的修士御剑而来,毫不掩饰的嗤笑道。
杨正山循声望去,见是一位年轻的筑基修士,并没有反驳。
说他是乡野杂修也没错,与白云仙城相比,大安皇朝和万里海域连乡野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仙修荒漠。
至于别人的嘲笑,杨正山好歹也活了一百多年,走过南闯北,又岂会连这点养气功夫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