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支队伍,去潼关到底是做什么?赤阳子口中的‘仙迹’,又是什么?”
听到仙迹二字,季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赤阳子说的没错,我们此行确是去潼关以东,寻找那处‘仙迹’的。”
据季宁所言,一个多月前,潼关以东三百里的黄河段,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断流现象。
水流阻断,河床裸露。
一直到水退之后,有人在干涸的河底,淤泥深处,发现了一扇门。
季宁的声音压低,似乎心中也被自己描述的意象所扰动。
那是一扇巨大的,通体漆黑的石门。
门上写满了无法辨识的,仿佛用鲜血书写的文字,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自那扇门被发现后,潼关一带的气候就彻底乱了套。
明明才是初夏五月,却闷热异常,酷暑连连。
地面滚烫,河水断流,上百乡民因中暑脱水而死。
当地的官府查不出名堂,只说是天灾。
叶响心中暗暗想到,大献这一年来妖灾四起,长安城又百废待兴。
恐怕重新建立起来的六扇门根本来不及处理这些事件。
倒是让当地官府捡着了漏洞,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恐怕那些官员对上也是层层瞒报。
以至于可能长安城对潼关遇上的情况,都产生了误判。
听季宁所言若为真实,此刻潼关百姓恐怕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这些得知情报的修士们也默契地没有将这些情况告发上去。
因为修士间都在传,那扇门后,正是所谓的仙迹!
季宁接着说道:”那扇门后,很可能就是一年前从长安城逃遁而出的‘二十四仙’之一!”
“二十四仙?”叶响不禁问道。
“二十四仙,据传乃是由天地间的二十四节气所化,位格远超寻常老仙,却又未至主仙之境。”
“若能得其妖元,对修士而言,不啻于一步登天的机缘!”
“我们此行,就是为了夺取那门后的东西——某个二十四仙的妖元!”
叶响心中微动。
二十四仙?节气所化?
戏道人当初在长安城上空放出的,原来就是这些节气化作的二十四仙?
这倒是与他在忘道人记忆中见识到的那个“雨水”老仙隐隐吻合。
戏道人,或者诡道,掌握着某种召唤,或是引动老仙的办法?
尽管这些信息还是有些支离破碎,但有一点叶响可以确认。
黄河断流,仙迹出现。
这一切,戏道人,定然在其中有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