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蔺晨。”
谈起这个,朝轻的心就忍不住突了一下。
早知道开春那会儿不该给他送那么多信,这都霜降了,这家伙还在南楚不紧不慢地布局。
谁知道那个人精看出什么来了,单独送到她这儿的信他竟然说等南楚的事了结了,他要顺路从梅岭走回来!
从南楚到北边的梅岭,真不知道他顺哪门子路!
梅岭如今有什么值得他绕着一圈过去的。
“朝朝,蔺晨惹你生气了?”
朝轻扔掉空坛:“没有。好久不见了,等他来了是该好好叙旧。”
看了眼地上的空坛,梅长苏也将自己的酒喝完。
回头去找晏大夫吧。
多准备些伤药,他觉得蔺晨会需要的。 ……
谁料,这一等先等来了天灾。
岳州等五州先在春夏时有旱灾之兆,秋收时又遭了蝗灾,如今已是饿殍遍野,急需朝廷救助。
户部尚书沈追在收到各地秋收年表时第一时间计算需要拨付的赈灾银两。
五州灾民真的需要这批救命银,沈追也真的想这批救灾银立即送到灾民手上。
但区区草民,生死与我何干,往日那么多天灾,没有赈灾银,这天下不也没有乱,大不了打为暴民,一扫而净,誉王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他是不敢插手赈灾银的,可后来那个人死了,他也渐渐在朝堂上,在父皇面前出了头。
父皇封他做了亲王,让他主理赈灾,让他觉得自己有了希望,可此时萧景宣那个废物被立为东宫太子。
凭什么,所以他要和太子争。
他需要银钱去培植嫡系,去收买官员,去讨父皇的欢心,手里的银钱总是不够的。
所以,他开始用赈灾银。
太子也在挪用,他为何不能。
只要他权势够多,收买的人足够,父皇远居庙堂,又怎知灾情如何
即使有那等不懂变通的官员,压下便是,再不然因灾民暴乱,意外死上一两个官员并非不可能。
这次五州蝗灾,又有一批银两即将从国库流出。
先前为筹备给父皇的寿礼,他花了不少银钱,马上又到年底官员调动的时机,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
至于靖王……
他在殿上当堂向父皇提出捐出府内所有银两用来赈灾,果不其然,哪怕靖王最近做的还算不错,父皇还是将这次赈灾事务交给了他。
萧景琰看着扬长而去的誉王,面对沈追的泄之语,他厉声斥道:“这种话你也敢说。”
虽然他也想此时有个雷砸在誉王头上,可这里是皇宫大内,若是有人听到沈追说的话,不说官途,这条命都快到头了。
出宫后,萧景琰不甘就此放弃,回府后便去了苏宅。
梅长苏知晓他的来意后并无多少意外。
自封为亲王以来的这段时日,景琰在处理朝政上的能力突飞猛进,但在讨得陛下欢心或者说是迎合上意,他不如誉王。
更多的是,他不愿成为那样的人。
“殿下放心,此时已经有个雷在路上,一定能砸在誉王的头上。”
岳州知府让人送了一批礼银给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