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烈的直觉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着他的心,告诉他这家企业很可能是陈天雄在国内的“白手套”,专门用于转移非法资金,
“绝不能让这些家伙继续逍遥法外。”他低声自语道,眼神里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仿佛两簇燃烧的火焰,要将所有的罪恶都焚烧殆尽。
他迅速转身,大步走到办公桌前,抓起电话,简洁而有力地布置着任务,派人秘密监控这家企业的一举一动。
在他心中,直觉告诉他这家企业与陈天雄的犯罪集团脱不了干系,只要盯紧这里,就一定能揪出更多的线索。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专案组的成员们如同影子一般,悄无声息地展开了监控行动。张磊,一个年轻但经验丰富的警员,伪装成送外卖的小哥。
他戴着印有外卖品牌标志的头盔,穿着宽松的制服,跨上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在企业大楼附近穿梭。每一次送餐路过,他都会偷偷打量着大楼的出入口,留意着进出人员的神态和举动。
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可他顾不上擦一把,眼睛始终紧紧盯着目标。
李娜则扮成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每天按时在企业周边徘徊。她背着一个时尚的挎包,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装作悠闲地享受着上班前的时光。
她的眼神却敏锐而警惕,不断观察着企业里出来的人,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交谈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她心里清楚,自己的每一次徘徊都可能离真相更近一步,所以哪怕被当成无所事事的闲逛者,她也毫不退缩。
而在对面大楼的隐蔽处,老陈正通过高倍望远镜密切注视着企业的出入口。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贴在目镜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已经在这个狭小、闷热的空间里待了好几个小时,双腿麻木,后背被汗水浸湿,但他依然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只要稍有疏忽,就可能让重要的线索溜走。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控,一个可疑的身影逐渐进入了郑建国的视线——企业的财务总监李铭。
李铭身材中等,总是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那西装的面料看上去高档而有质感,每一条褶皱都熨烫得笔挺。
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根根服帖,仿佛用了大量的发胶来维持这个完美的造型。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在阳光的反射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让他看上去文质彬彬,颇具专业人士的风范。
然而,他近期的一系列行为却充满了疑点。
监控人员发现,李铭近期频繁往返于国内和东南亚。每一次,他都是独自出行,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在机场,他总是神色匆匆,脚步急促,仿佛后面有什么人在追赶他。
他的眼神警惕地环顾四周,眼珠子不停地转动,像是在提防着什么。当他从东南亚回国时,身上的行李箱似乎比去的时候沉重了许多。
他双手紧紧握着行李箱的拉杆,仿佛里面装着无比重要且不能被人知晓的东西。
通过进一步的跟踪,专案组发现他每次回国后,都会径直前往一个隐蔽的仓库。这个仓库位于城市的一个偏僻角落,周围是废弃的工厂和杂草丛生的荒地。
仓库的大门紧闭,外面挂着一把厚重的锁,看上去戒备森严。
郑建国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他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他立刻安排技术人员对李铭的行动轨迹进行详细分析,并密切关注仓库的动向。
技术人员们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行行代码和数据在屏幕上闪烁。他们仔细地分析着李铭的每一次行程、每一个停留点,试图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和线索。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格外静谧。几名专案组的成员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了那座仓库。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大门,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声音。
其中一个队员轻轻掏出工具,熟练地打开了那把厚重的锁。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起鼻子。仓库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破旧的灯泡发出微弱的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后,发现了大量的现金,码放得整整齐齐,仿佛一座小山。那些现金堆积如山,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现金,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郑建国更加确信李铭的行为与陈天雄的犯罪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这个李铭,是在为陈天雄转移非法资金。”郑建国在专案组会议上,神情严肃地说道。他站在会议桌的前端,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视着每一个队员。
“继续加大对他的监控力度,绝不能让他有任何机会销毁证据。”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下达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
然而,更大的疑点还在后面。在整理李铭的通讯记录时,专案组发现,这名财务总监曾在张副局长死亡前一天与他通过电话。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郑建国的心中炸响。
他手中拿着那份通讯记录的文件,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张副局长的死亡,一直是郑建国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张副局长生前在局里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正直,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他的死来得突然且蹊跷,当时就引起了郑建国的高度关注。那一天,郑建国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看到张副局长倒在血泊中的惨状,他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