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内阁在永乐一朝诞生,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毕竟,哪怕有太子朱高炽帮助朱棣处理政务,但他御驾亲征之后,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更多的帮手。
只是朱棣有一点想不明白,按照历史上的规律来说,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后世之君很难再有马上皇帝。
说白了,只能是守成之君!
既然如此,哪怕在处理政务上的能力有所欠缺,也不可能放任内阁一步一步壮大到失控的程度。
难不成……
后世之君比自己还特么‘懒’,直接当甩手掌柜?
又或者跟自己一样,有其他方面的追求?
朱棣想了想,问道:
“陈兄弟,我不信后世之君都是昏庸之辈,他们定然有现内阁弊端的君王,不知这类君王如何对抗内阁,对抗文官集团的程朱理学?”
陈羽闻言挠了挠头,在脑海中构思一番语言后,缓缓开口道:
“这类君王应该有很多吧?!至于他们对抗文官集团的办法,则是有些……怪,也可以用奇葩来形容。”
“有将帝王权术练到登峰造极平衡朝廷势力,且还能抽出大把的时间来炼丹修道。”
“又面对文官集团直接放任不管、四十年不上朝。”
“还有将皇权移交给宦官打擂,自己则待在深宫中做木匠手艺活。”
当然,
还有一个嗑药将自身磕出梅疮、还有易溶于水……
朱棣听着自家后世儿孙的作法,顿感脸上火辣辣,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他在脑海中搜集了半天词汇,才挤出两句:
“大明后世之君,爱好广泛、人才辈出。”
没想到,真是没想得到。
朱棣认为昏庸、荒淫差不多就是对一位皇帝的最低评价,但显然他还是低估了自己这一脉的后世儿孙。
这完全脱了昏庸、荒淫,用奇葩来评价好像更加合适。
朱棣干咳两声,问道:
“方法虽奇葩些,但不知哪位后世皇帝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成功对抗了文官集团?”
陈羽看着老朱不甘心的模样,他想了想,还是认认真真的说道:
“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