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颜,老舒,照着这么下去咱们这生意是可做的!”
“当然可做了,今天的人流量还不算大。
等到咱们知名度打开,附近的人都知道了,那生意就更好做了。”
舒卫东现在也是满腔斗志。
他一个四十出头的人,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这些都归功于闺女的厉害。
“闺女呀!你这小脑瓜子怎么这么灵巧,幸亏当初我和你妈决定上来。
不然就凭我们两口在家,连自己吃饭都费劲,更别说是养女儿了。”
舒颜看到父母这样既开心又心疼。
“其实只要坚持下来,咱们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只是我担心你和妈太过劳累。
做生意不像平日在家那么随意,不能轻易关门,一年365天基本没有清闲。
要去采购,洗菜,打扫卫生。
还要经常变换菜色,照顾顾客的需求。
这些都是很累的。”
“哎呦,说的这叫什么话!
做生意哪有不累的。
人家卖早点天不亮,四五点就起来和面剁馅儿了。
咱们家还好中午11点才开始营业,前一天就把菜买好,洗好,切好,备用。
到时候我只负责炒,还有两个打下手的,根本就不累。”
赚钱就是最大的动力。
今天看到花花绿绿的票子,这是对他们努力最好的报答。
不出舒颜所料,开业前三天顾客一天比一天多。
她和父母商量好了,前三天进行打折,后续如果充卡的话,还实行折扣。
在自家厨房里,她总会悄摸摸的把灵泉水带来。
还会瞒着母亲带来许多蔬菜,说是她在菜市场买的。
这些蔬菜和灵泉水,也是客人激增的重要原因。
家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顾客量也越来越稳定。
舒家夫妇还商量着开通晚上的快餐服务。
只是量比中午要减少一半儿。
再卖一些刚蒸的馒头和包子,很多工厂下班的人顺路买两个。
很快,晚间包子的生意也火了起来。
霍临渊在医科大学的学习即将结束。
班里同志准备办一个毕业典礼。
班主任老师本是拒绝的,可人家部队最后要送来一些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