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83章 灭高句丽(第3页)

第383章 灭高句丽(第3页)

李渊认为李世积是一个“纯臣”。

上乃叹曰:“徐世积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李世民认为李世积是一个有格局有智谋的文武大才,“上尝谓侍臣曰:“于今名将,惟世积、道宗、万彻三人而已,世积、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

在此之前,李世民还对李世积说过:“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

而李世积的同僚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旧唐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上曰:“卿何以知之?”。。。。。。

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沉毅能断,虽颇忌前,而有统御之才;

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积也。”上深然其言。

李世积他自己经常跟人吹嘘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他说:

“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不过,明代的李东阳据此写了一首诗:

亡赖贼,逢人杀。难当贼,不平杀。为佳贼,临阵杀。为大将,见贼杀。

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而李世积在唐高宗李治废立皇后的问题上,他的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正好印证了一言丧邦这句话。

之所以会有丧邦之言,对于封建社会时期来说,武则天作为李家媳妇篡权称帝本就是谋逆之举。况且自从武则天之后,再无皇后辅政的例子了,可以说她自己当皇帝爽了,过了一把瘾,但也把后世所有皇帝娘家的政治信誉玩没了:皇帝以后连自己的亲娘都不能信任了。

当然,李世积为了自保,默认皇帝的选择也未尝不是一件识时务之举。不得不说,初唐三大战神李靖、李积、苏定方三人的结局都是完美落寞的。】

大唐甘露殿里

长孙无忌涕泪横流的哭诉着,挂在他脸上的鼻涕要比前些日子里给皇子小青雉擦得还要多。“陛下,您难道能不了解臣的心性和品格吗?臣怎么可能会造大唐的反啊!”

皇帝是我发小,皇后是我妹妹,皇子是我外甥,受宠的公主更是我的亲外甥女,我,长孙无忌,鲜卑贵族,李唐国戚,天生贵胄,怎么可能想不开去造反?

关于皇子治的事情李世民不想再去了解那么多了,这个儿子的上位其实本就是自己晚年逼反了太子,搞废了嫡子争宠,害的原本无缘的李治忽然变成了唯一人选。

现在李世民更关心的是李治时期大唐发生了什么,那时候的大唐出现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大唐有什么启发。

所以,李二看都没看长孙无忌一眼,直接一脚踹开这个烦人精,他看向李靖和李世积等人,郑重的问道:“我大唐训练水师从海陆两路夹击高句丽的话,胜算真的能如天幕所推测的那样吗?”

小心翼翼但心中难掩灭高句丽这泼天大功劳而欣喜的李世积谨慎的说道:“高句丽乃是大唐的大敌,对陛下您未来的贞观大战略影响太深,不得不除,臣以为可以训练海军攻夷洲岛作为尝试!”

隋炀帝东征没有拿下高句丽,反而折戟在那里人都差点没了。

而千古一帝李世民更是未能一战灭其国,只是将高句丽的手脚全部斩断,逼到了大山里。

两个皇帝两朝人都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让李世积给诛灭了,此等功绩有两个皇帝的衬托之下,李世积自然显得无比耀眼。

所以,现在的李世积根本不管哪个皇子的事情,就算历史重来他也愿意顺从着李治的意思,因为这个功劳他太大了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