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反的是,民间百姓得知了消息后,义愤填膺:“奥,难怪我们过的这么苦,原来是这些奸商勾结鞑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厂和锦衣卫将抄来的赃物,运到衙门里连日来的清点,已近有了眉目,具体数字尚未呈上去。
白天与黑夜交替之后,三匹快马出了京师。
王二喜,带着两名小太监,一刻不停,加速狂奔,在距离京师三十里外碰上了回京的队伍。
当王二喜见到黄义明后,和曹化淳后,立即对其说道:“侯爷,曹公公,陛下召你们即刻回京!”
黄义明一听,也大致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估摸着京师抄家引起了百官们的反感。
老丈人要和官员们打口水仗了,这是要把自己拉回去和官员们助阵啊。“好,王公公,我随你们一同回去。”
黄义明点了头,带着巴布海,赵靖,随着王二喜快马回京,大队人马,则由赵翊,与左良玉,马祥麟,押着家属,与物资返回。
证据则由东厂带着,随曹化淳快速回京,因证据太多,装在大箱子里,因此东厂的马速,落后了许多。
京外快马加鞭,乾清宫内灯火通明,崇祯皇帝,坐在御案上,靠着背,闭目养神。
也不知女婿今夜能否到京,桌上堆满了几日来的奏疏,地上还有两只木箱子,全都是京中官员,为奸商们开脱之词。
王承恩则是躬身站在皇帝的左侧,打着盹。
京中,各个老爷家的深宅大院中,官老爷们也是暗流涌动,为明日朝会做着最后的准备。
崇祯认为这些士绅是卖国汉奸,官员们则是认为,你皇帝说话也得讲证据,把人关在东厂大牢里,算怎么回事,想要捏造证据吗?
没有证据就放人,其中李建泰最是活跃,将自己的朋党,狐朋狗友全都勾结了起来。
这将会是一场风波,也将会使得许多人要人头落地。
黄义明于丑时末进了京师,连家也没来得及回,在王二喜的引领下,一路畅通无阻入了宫。
乾清宫门外值守的小太监,靠着门打着盹,王二喜脚步很轻来到门前,向着里面轻声喊道:“陛下、陛下,忠勇侯回来了。”
半晌里面响起一个疲倦的声音:“进!”
“侯爷,陛下让您进去。”
黄义明缓步走进乾清宫。
崇祯见女婿回来了,疲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简单寒暄了片刻,让人赐坐上茶。
“义明啊,你这一走又快一年了,你呀,又瘦了,朕、朕、朕真是心疼!”
黄义明并没坐下,只是拿起茶碗喝了口茶,对于岳父的慰问,也只是谦逊的回应。
时间已经来到寅时,距离朝会开始也只剩下了一个时辰,在这一个时辰里,崇祯细细地询问了川蜀战事经过,听到关键之处,皇帝的手心里也满是汗水;又细细地询问了一下张家口堡抄家的情况。
黄义明一一作答,并且直言,证据已经备齐,目前由东厂番子看管,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京;至于张家口抄家,那就海了去了,保守估计,四千万两白银。
崇祯一听证据齐全,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即将要和那些乌鸦打口水战更有信心了;又听到有四千万,身上的困意全无,精神也一下子振作了起来:这些奸商居然有如此多的家产,这、这、这……
黄义明深怕岳父拿到钱后,这个来要这个给,那个来要,那个批,这笔钱可有着大用,赶忙抱拳道:“陛下,臣、臣、臣……”
“哎,义明,有话你就说,跟朕不用如此拘束,说什么朕绝不会怪你的,放心说。”
“陛下,臣是武将,有些话本不应该是臣来说,但奈何今天国家无人上此书,有些话,臣也不得不说,也不得不做,臣若说错了,还望陛下见谅。”
一直打盹中的王承恩,听见这话,猛然把滴着的头抬了起来,边听边看——这忠勇侯这话说的可不简单啊,老夫倒要好好看看,是不是又有什么救国良策了。
“说吧,朕听着那。”
崇祯此刻的心情很好,有钱了,又有钱了,赏赐三军有着落了,在京勇卫营辅兵的训练等等开销不用愁了。
能与皇帝单独交谈的机会那可不多,黄义明赶忙跪下,将深思熟虑许久的一份奏疏,从腰间拿了出来,双手恭恭敬敬地举过头顶:“臣请陛下阅览。”同时目光瞟了一眼王承恩。
王承恩对上这眼神,就知道这份奏疏不简单,此时,困意也没了,赶忙下去接过奏疏,呈给皇帝。
崇祯接过之后,打开一看,最先看见的是第一页,只有几个字——八府十网锁江策。这个名字起的,嗯,挺有气魄,接着翻开第二页查看,这一看,双目立即就瞪大了起来。
喜欢大明忠勇侯请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