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温定了定神,说道:“臣以为,我们不如迎秦王回来,做太子。”
“迎秦王回来做太子?”萧氏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此话何意?”
“如今秦王殿下尚未立后,膝下也无子嗣。”李处温解释道。
“若是我们迎秦王回来做太子,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稳定朝局,凝聚人心。如此一来,就算陛下想要回京,也找不到任何理由。”
萧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可是……”她犹豫着说道。
“若是我们真的这么做了,岂不是……岂不是置陛下于不顾?”
“娘娘!”李处温提高了声音,语气有些激动。
“如今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能再顾及陛下的感受了。为了南京的百姓,为了大辽的江山社稷,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萧氏看着李处温坚定的眼神,内心开始动摇。
她知道,李处温所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的局势,确实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若是她再不做出决断,恐怕整个南京都会陷入混乱之中。
可是,她毕竟是耶律延禧的皇后,若是真的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她又该如何面对他呢?
“此事……容本宫再想想。”萧氏叹了口气,语气有些疲惫。
“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闻言,连忙起身告退。
李处温走出寝宫,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宫门,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不知道,萧氏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太尉大人。”身后的萧干走了上来,低声问道。“娘娘怎么说?”
李处温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娘娘还在犹豫。”
萧干闻言,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萧干低声问道。
李处温抬起头,看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
“接下来,就看萧大王的了……”
李处温意味深长地看了萧干一眼,欲言又止,随后便转身离去。
留下萧干独自一人站在原地,眼神复杂,似有千斤重担压在肩上……
阳光有些刺眼,李处温眯了眯眼睛,老脸上沟壑纵横,像饱经风霜的树皮。
空气中弥漫着皇宫特有的香料气息,但此刻,他闻到的却是阴谋的味道,刺鼻,呛人。
寝宫内,萧干魁梧的身躯像一尊铁塔般矗立着,花白的胡须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瓮声瓮气地说道:“娘娘,太尉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久离南京,人心思定。若此时贸然回京,恐生祸端!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迎秦王殿下为太子,乃是万全之策!”声音洪亮,震得屋内的空气都嗡嗡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琳那张?????????笑呵呵的脸上,此刻也满是严肃,他捋了捋山羊胡,慢条斯理地说道:“娘娘,老臣附议。秦王殿下仁德爱民,深得民心,由他继承大统,乃是众望所归。陛下那边……唉,老臣不敢妄议,但眼下,稳定大局才是重中之重啊!”说罢,还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仿佛真是为了国家大事操碎了心。
耶律大石面色冷峻,像一块千年寒冰,他抱拳躬身,声音低沉而有力:“娘娘,臣以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局势危急,若再犹豫不决,恐怕会铸成大错。臣愿领兵,护卫南京,确保万无一失!”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听得人心里发寒。
萧氏听着几人的表态,心中百感交集。
她当然知道,这些人并非真的为了她和耶律延禧着想,他们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站稳脚跟。
但是,她也明白,他们说的都是事实。
如今的耶律延禧,已经众叛亲离,大势已去。
如果她还执迷不悟,恐怕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秦王那边……你们觉得如何?”萧氏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娘娘放心,秦王殿下宅心仁厚,定会以大局为重。”张琳笑眯眯地说道,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