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同更是毫不客气,他瞥了一眼范仲淹面前那浑浊的茶水,嘴角勾起一抹鄙夷,却没有坐下,而是负手站在一旁,摆出一副功臣的架势。
“范大人,如今这百万石粮食已经抵岸,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想必用不了多久,京城的粮价便能应声而落。我等也算是不负余大人所托了。”
李家代表也笑着附和:“是啊,为了凑齐这百万石粮食,我们几家可是把压箱底的存货都拿了出来。沿途水路关隘,也是我们亲自出面打点,这才得以如此迅地抵达通州。余大人见到我等,定会不辞赞赏吧?”
他们一言一语,都在强调自己的功劳,生怕被朝廷占了便宜。
范仲淹不置可否,只是慢悠悠地又喝了一口茶,才抬起眼皮,看着他们。
“几位当家辛苦了。余大人的确在府中备下了酒宴,专程为各位接风洗尘。”
听到“酒宴”二字,沈同几人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更甚。在他们看来,这便是余瑾看重他们的信号。
“哈哈哈,范大人客气了!”沈同大笑道,“为朝廷分忧,本就是我等商贾的本分!待会儿见到了余大人,我们还要好好与他商议一下那香水、新糖的合作事宜。毕竟,兄弟们为了这批粮食,可是把未来的身家都赌上了啊!”
他这话,明着是表功,暗地里却是在催促余瑾兑现承诺。
范仲淹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余大人向来一言九鼎,绝不会亏待了有功之人。”
他只是没说,这“有功之人”,究竟指的是谁。
两个时辰,在力工们永不停歇的号子声中悄然流逝。
运河之上,那上千艘商船的吃水线,明显上浮了许多。船舱内的粮食,已经被卸下大半。而码头上,最后一批装满粮食的驴车,也正在集结。
范仲淹站起身,将碗中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
他对着一直候在身旁的一名均田司官员吩咐道:“子明,这里就交给你了。剩下的粮食,务必清点仔细,监督装运,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今夜子时之前,必须保证所有粮食全部入库。”
那名叫子明的官员躬身领命:“大人放心,下官明白!”
交代完毕,范仲淹才转向沈同等人,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几位当家,请吧。我们现在便动身前往京城,莫要让余大人久等了。”
沈同等人心中大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昂挺胸地跟着范仲淹,朝早已备好的马车走去。
临上车前,范仲淹忽然又回过头,看了一眼那正手脚麻利收拾着碗筷的茶摊老板。
他想了想,开口提醒道:“店家。”
“哎,大人有何吩咐?”茶摊老板受宠若惊,连忙跑了过来。
范仲淹的目光,望向那最后一队长龙般远去的粮车,语气平淡地说道:“看你也是个实在人,提醒你一句。若是手头还有些闲钱,这几日,便多去米铺买些粮食存着吧。”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登上了马车。
只留下那茶摊老板,独自一人愣在原地,满脸都是困惑与不解。
买粮食?
他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狠狠地挠了挠头。
这么多粮食运进了京城,粮价难道又要掉,上次吴老三买到了不少低价粮食,可是没少跟自己吹嘘。
他想不明白,只当是贵人随口一说,摇了摇头,转身继续忙自己的生意去了。
车队缓缓启动,沈同掀开车帘,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依旧繁忙的码头,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