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可真让我生气。
晴雯算什么,值得你费这么多心思,拿这些正人君子来和她比。
还有一说,她就算再好,也超不过我的位置。
就算拿这海棠比,也该先比我,还轮不到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莫不是我要死了。”
宝玉听了,急忙捂住她的嘴,劝道:
“这是何苦!一个还没弄清楚,你又这样。
罢了,别再提这事,别弄得走了三个,又搭上一个。”
袭人听了,心里暗自高兴,心想:
“若不这样,你也没法了结这事。”
宝玉又道:
“以后别再提了,就当她们三个死了,也不过如此。
况且以前也有死了人的时候,也没见我怎么样,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先说说眼下的,把她的东西,瞒着上面,不瞒着下面,悄悄地派人送出去给她。
再把咱们平时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给她养病,也不枉你们姊妹一场。”
袭人听了,笑道:
“你也太小看我们,把我们想得太没人心了。
这话还用你说!
我已经把她平日里所有的衣裳和各种东西都收拾好了,放在那里。
现在白天人多眼杂,又怕惹事,等晚上,悄悄地叫宋妈给她拿出去。
我还有攒下的几吊钱,也给她送去。”
宝玉听了,感激不尽。
袭人笑道:
“我早就出了名的贤惠,这么现成赚好名声的事,我还能不会做?”
宝玉听她点明方才的话,连忙赔笑安抚了她一会儿。
晚上,果然悄悄地让宋妈把东西和钱送了过去。
宝玉稳住了众人,便找了个机会,独自出了后角门,请一个老婆子带他到晴雯家去看看。
一开始这婆子怎么都不肯,只说怕被人知道,“要是回了太太,我还怎么过日子!”
无奈宝玉死活哀求,又答应给她些钱,那婆子才带他去了。
晴雯当年是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十岁,还没留头。
因为常跟着赖嬷嬷进府,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
所以赖嬷嬷就把她孝敬给贾母使唤,后来才到了宝玉房里。
晴雯进府的时候,已经不记得家乡父母了。
只知道有个姑舅哥哥,擅长屠宰,也流落在外,所以又求赖家的把他收买进来,在府里当差领工钱。
赖家的见晴雯到了贾母跟前,十分伶俐,嘴尖性子直,却还不忘旧情,就又把她姑舅哥哥买进来,把家里的一个女孩子许配给他。
成了亲之后,谁知她姑舅哥哥一过上安稳日子,就忘了当年流落的苦处,成天拼命喝酒,也不顾家。
偏偏又娶了个多情漂亮的妻子,见他不顾家,又不懂风月,只知道拼命喝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的感叹,觉得红颜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