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来,迟早是要来的。
如今是她嫂子有些脾气,姨妈上了年纪,又有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宝姐姐照料一切,哪里还像以前那么有空呢。”
正说着,忽然听到呼啦啦一阵风声,吹落许多树叶打在窗纸上。
过了一会儿,又飘来一阵清香。众人闻到,都说:
“这是从哪里来的香风?
这像什么香味?”
黛玉说道:
“好像是木樨香。”
探春笑着说道:
“林姐姐到底还是改不了南边人的习惯,这都九月了,哪里还有桂花呢。”
黛玉笑着说:
“就是啊,不然,我怎么不说一定是桂花香,只说好像呢。”
湘云说道:
“三姐姐,你也别说。
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在南边这个时候正是晚桂开放的时候。
你只是没见过罢了,等你以后到南边去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探春笑着说:
“我有什么事要到南边去?
况且这个我早就知道了,不用你们在这儿炫耀。”
李纹、李绮只是抿着嘴笑。
黛玉说道:
“妹妹,这可说不准。俗话说,‘人是地行仙’,今天在这里,明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就像我,本来是南边人,怎么就到这里来了呢?”
湘云拍着手笑着说道:
“今天三姐姐可被林姐姐问住了。
不只是林姐姐是南边人来到这里,就是我们这几个人也各有不同。
有的本来是北边人;
有的祖籍是南边,却生长在北边;
也有的生长在南边,到了北边,今天大家都聚在了一起。
可见人总有定数,大概地和人,总是各自有缘分的。”
众人听了,都点头,探春也只是笑笑。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大家就散了。
黛玉送到门口,大家都说:
“你身体才好些,别出来了,小心吹了风!”
于是黛玉一边说着话,一边站在门口,又和四人热情地聊了几句,看着她们出院去了。
黛玉进来坐下,看看天色,已是林鸟归巢,夕阳西下。
因为史湘云说起南边的事,便想着“要是父母还在,南边的景致,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山水秀丽,二十四桥,六朝的遗迹。
有很多下人伺候,什么事都能随心所欲,说话也不用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