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问:“舅爷进京多久了?”
那个叫夏三的人说:
“上个月我妈没人管家,就把我过继过来了。
前天才进京,今天来看看姐姐。”
薛姨妈看这人神色有些异样,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说:“舅爷坐着吧。”
又回头对金桂说:“舅爷刚来,就在咱们这儿吃了饭再走。”
金桂答应着,薛姨妈就走了。
金桂见婆婆走了,就对夏三说:
“你先坐着,今天可算是公开了,省得我们二爷查问你。
我今天还得叫你买些东西,别让别人看见。”
夏三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你要什么,只要有钱,我都能买来。”
金桂说:“先别吹牛,你要是买得不好,我可不收。”
说着两人又笑了一阵,然后金桂陪夏三吃了晚饭,把要买的东西告诉他,又嘱咐了一番,夏三才走。
从这以后夏三经常来薛家,虽然有个看门的老人知道是舅爷,也不常通报,从此生出了许多事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天,薛蟠寄信回来,薛姨妈拆开信让宝钗看,上面写着:
儿子在县里也没吃苦,母亲放心。
只是昨天县里的书办说,府里已经批准了我们的申述,想来是我们的人情起作用了。
谁知道府里把申述递上去,道里又驳回了。
幸亏县里的主文相公人好,马上写了回文顶上去。
可道里却斥责了知县。现在道里要亲自提审,如果上去了,又要吃苦头。
肯定是道里没有打点好。母亲看到信,快快托人去求道爷。还让兄弟快来,不然就要被押解到道里去了。
银子可不能少,要火速办理!
薛姨妈听了,又哭了一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蝌一边安慰,一边说:“事不宜迟。”
薛姨妈没办法,只好让薛蝌去县里照料,让人马上收拾行李,兑换了银子。
家人李祥本来就在那里照应,薛蝌又找了一个中间人伙计,就连夜出发了。
当时家里手忙脚乱的,虽然有下人操办,宝钗还是担心他们考虑不周全,亲自帮忙,一直忙到四更天才歇下。
到底是富家娇养的女子,心里着急又劳累了一阵,晚上就发起烧来。
到了第二天,连汤水都喝不下。
莺儿去告诉了薛姨妈,薛姨妈急忙来看,只见宝钗满脸通红,浑身滚烫,话也说不出来。
薛姨妈慌了手脚,哭得死去活来。
宝琴在一旁扶着劝慰,秋菱也泪水涟涟,不停地叫着。
宝钗说不出话,手也动不了,眼睛发干鼻子堵塞。
请了医生来调治,才渐渐苏醒过来。
薛姨妈等人这才稍微放心。这事很快惊动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人,先是凤姐派人送来十香返魂丹,随后王夫人又送来至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