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说道:
“告诉二奶奶,我们这位爷的行事真是出人意料。
那一年因为二舅太爷的生日,老太太给了他这件衣裳,谁知那天就烧了。
我妈病重了,我没在家。
那时候还有晴雯妹妹呢,听说她病着整整给他补了一夜,第二天老太太才没瞧出来呢。
去年那一天,上学天冷,我叫茗烟拿了去给他披披。
谁知这位爷见了这件衣裳,想起晴雯来了,说再也不穿了,叫我给他收一辈子呢。”
凤姐不等说完,便说道:
“你提晴雯,可惜了儿的!
那孩子模样儿手儿都好,就只嘴头子利害些。
偏偏儿的太太不知听了那里的谣言,活活儿的把个小命儿要了。
还有一件事,那一天我瞧见厨房里柳家的女人,她女孩儿叫什么五儿,那丫头长的和晴雯脱了个影儿似的。
我心里要叫她进来,后来我问她妈,她妈说是很愿意。
我想着宝二爷屋里的小红跟了我去,我还没还他呢,就把五儿补过来。
平儿说道:
‘太太那一天说了,凡像那个样儿的都不叫派到宝二爷屋里呢。’
我所以也就搁下了。
这如今宝二爷也成了家了,还怕什么呢?
不如我就叫她进来。
可不知宝二爷愿意不愿意?
要想着晴雯,只瞧见这五儿就是了。”
宝玉本要走,听见这些话已呆了。
袭人说道:
“为什么不愿意?
早就要弄了来的,只是因为太太的话说的结实罢了。”
凤姐说道:
“那么着,明儿我就叫她进来。
太太的跟前有我呢。”
宝玉听了,喜不自胜,才走到贾母那边去了。
这里宝钗穿衣服。
凤姐儿看他两口儿这般恩爱缠绵,想起贾琏方才那种光景,好不伤心,坐不住,便起身向宝钗笑道:
“我和你向老太太屋里去吧。”
笑着出了房门,一同来见贾母。
宝玉正在那里回贾母往舅舅家去。
贾母点头说道:
“去罢,只是少吃酒,早些回来。你身子才好些。”
宝玉答应着出来,刚走到院内,又转身回来,向宝钗耳边说了几句不知什么。
宝钗笑道:“是了,你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