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看他这样,也明白他心里不痛快,心想:
“他是个痴情的人,要治好他这心病,恐怕还得用痴情的办法。”
思索了一会儿,便问宝玉:“你今晚还到外间睡吗?”
宝玉自觉无趣,便说:“里间外间都一样。”
宝钗本想再劝劝,但又觉得不好意思。
袭人道:“算了吧,这是什么道理!我就不信在外面能睡得那么安稳。”
五儿听到这话,赶忙接口说道:
“二爷在外间睡,别的倒没什么,就是爱说梦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反驳他。”
袭人便道:
“我今天挪到床上睡睡,看看他还说不说梦话。
你们只管把二爷的铺盖铺在里间就行了。”
宝钗听了,也没说什么。
宝玉自己羞愧得不行,哪还有反驳的余地,便依从众人搬进里间。
一来宝玉心中愧疚,想要安慰宝钗;
二来宝钗担心宝玉思虑过度成疾,不如对他和颜悦色,让他感觉亲近些,以便实施移花接木之计。
于是当晚袭人果然挪到外间去睡。
宝玉因心中愧疚后悔,宝钗又想笼络宝玉的心,自结婚以来,直到今日,两人才如鱼得水,恩爱缠绵,正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这是后话。
且说第二天,宝玉和宝钗一同起床,宝玉梳洗完毕,先到贾母这边来。
贾母因为疼爱宝玉,又觉得宝钗孝顺,忽然想起一件东西,便叫鸳鸯打开箱子,取出祖上遗留下来的一个汉玉玦。
这玉玦虽然比不上宝玉那块玉石,但挂在身上也是稀罕之物。
鸳鸯找出来递给贾母,说道:
“这件东西,我好像从来没见过。
老太太这么多年了还记得这么清楚,说在哪个箱子哪只匣子里装着,我按照老太太的话,一下子就拿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太太怎么突然想起把它拿出来,要做什么呀?”
贾母说道:
“你哪里知道,这块玉还是祖爷爷传给我们老太爷的,老太爷疼爱我,我临出嫁的时候,把我叫过去,亲手把这块玉递给我,还说:
‘这玉是汉代人佩戴的东西,很贵重,你拿着它就如同见到我一样。’
我那时年纪小,拿到手也没当回事,就随手放在箱子里了。
到了这里,我看咱们家的东西也多,这玉玦也就没怎么在意,从没戴过,一放就放了六十多年。
今儿见宝玉这么孝顺,他又丢了一块玉,所以想着拿出来给他,也算是祖上的一番心意。”
不一会儿,宝玉前来请安,贾母高兴地说:“你过来,我给你看一件东西。”
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便把那块汉玉递给宝玉。
宝玉接过一看,只见那玉有三寸见方,形状像甜瓜,色泽带有红晕,十分精致。
宝玉连连称赞。
贾母说:“你喜欢吗?这是我祖爷爷传给我的,现在我传给你吧。”
宝玉笑着请安道谢,又拿着玉要去给母亲看看。
贾母说:“你太太看了,告诉你老子,又要说我疼儿子不如疼孙子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东西。”
宝玉笑着去了。宝钗等人又说了几句话,也告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