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就是多心了。
既然咱们是一家人,这有什么好怕的?
虽说我们穷了,多一个人吃饭也没什么妨碍。”
刘姥姥见凤姐是真心,倒也乐意让青儿住几天,还能省家里的口粮。
只是怕青儿不肯,不如问问她,要是她肯,就留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和青儿说了几句。
青儿因为和巧姐儿玩得熟了,巧姐又不想让她走,青儿自己也愿意在这里。
刘姥姥便嘱咐了几句,辞别平儿,急忙出城去了,这里暂且不提。
且说栊翠庵原本是贾府的地方。
因为盖省亲园子,把那庵圈在了里面。
向来庵里的食用、香火费用,都不用贾府的钱粮。
如今妙玉被劫。
那女尼向官府报了案。
一来等官府捉拿盗贼,查明下落。
二来这是妙玉的产业,不能就此散了。
所以依旧住下,不过把这事回禀了贾府。
那时贾府的人虽然都知道了。
只是因为贾政刚去世,大家又心事重重。
也不敢把这些不太要紧的事回禀。
只有惜春知道这事,日夜不安。
渐渐地,这件事传到了宝玉耳朵里,说道:“妙玉被贼劫走了。”
又有人说道:“妙玉动了凡心,跟人跑了。”
宝玉听了,十分纳闷:
“想来肯定是被强盗抢去了。妙玉一定不肯受辱,肯定宁死不屈。”
但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心里很不放心,每天长吁短叹。
还说:“这样一个人,自称为‘槛外人’,怎么落得这样的结局!”
又想到:
“当初园里多么热闹。
自从二姐姐出嫁以来,死的死,嫁的嫁,我还以为妙玉能一尘不染,保得住清白,哪知道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比林妹妹死得还离奇!”
这样一来二去,越想越多,想到《庄子》上的话,虚无缥缈,人生在世,难免风流云散。
不禁大哭起来。
袭人等人又以为他疯病发作,百般温柔地劝解。
宝钗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也用道理规劝他。
怎奈宝玉一直抑郁不乐,精神恍惚。
宝钗想不出原因,再三打听。
才知道妙玉被劫,不知去向,也感到很伤感。
只是因为宝玉发愁烦恼,便用正经话开导他。
还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