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面是前翰林院编修傅鼎铨和陈之遴请复奏,请陛下圣裁。”倪元璐继续主持朝会。
“哦?这两位,朕倒是记得,算是朕的师傅了,如此,这几年也算是委屈他们了,就以修撰起复吧。”朱慈烺对两人都认识,当时都在詹士府兼职。
“是,陛下,下面,是内阁辅臣,文渊阁大学士李邦华的请辞奏疏,请陛下圣裁。”
“什么?李阁老为何请辞?可是朕施政不当?阁老何必请辞?”朱慈烺当即诧异不已,站起身问道。
“禀陛下,臣请辞和陛下无关,陛下治政英明,乃明君圣主,臣亦是十分想辅佐陛下中兴大明,但奈何,臣老了,这把老骨头不允许了,请陛下准了臣吧。”
“这可不成,阁老身子骨硬朗着呢,朕还需要你辅佐鞭策,似阁老这等敢谏诤臣,朕如何舍得离去,不成,万万不成,阁老若是身子不爽,朕派太医去府上调养。”
“臣。。。老臣谢陛下关爱,老臣性子直,自入仕以来,得罪了数不清的人,今日,能得陛下谏臣的认可,臣死亦能瞑目了。。。”
李邦华跪地,此刻已是感慨的老泪纵横道:“只是,臣毕竟年事已高,今年已经七十二了,身子骨撑不住了,近日时感困顿,懈怠政务良多,不愿再耽误国事。”
“请陛下允臣归去,补充年富力强者入阁,协理政务,臣能辅佐陛下两年,已是侥天之幸,臣相信,陛下定能中兴大明,臣在乡间,会等着陛下的捷报的。”
朱慈烺也是万般不舍,绕过御案,走下御台,亲手将李邦华扶起,看着眼前的老臣,也是眼角湿润。
李邦华气节、能力、德行都属上佳,这两年,也是鞭策了朱慈烺不少,在朱慈烺如此强势上位改革的情况下,敢质疑朱慈烺的,实在不多。
朱慈烺不想失去他这个敢谏的能臣,于是还是拒绝道:“不可,朕登基不久,还需要阁老这样的谏臣鞭策,朕不能失去阁老。”
“这样,朕给阁老放一段假,让太医给阁老调理调理身子,等阁老好些再回阁用事如何?现在阁臣不少,阁务分摊两阁,阁老不必如此操劳。”
“老臣谢陛下隆恩,但臣实不堪用事了,请陛下允了臣吧。”
“此事就这么决定了,阁老先休养,其他事以后再说。”朱慈烺不容拒绝道。
“臣。。。遵旨。”李邦华见状,只得暂时答应,不过,他确实去意已决,他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了,和孙承宗同科。
现在,已经是五朝元老了,七十多岁的身子骨,已经受不了高强度的政务处理了,不愿意占着阁臣的位置,懈怠政务,该腾地方咯。
今天的结果,他早有预料,不管如何,朱慈烺都不会在他第一次请辞就答应的,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门面功夫,哪怕是为了照顾他的脸面,也断然不会应允的。
见此结果,满朝文武皆是松了口气,心中欣慰。
陛下能如此善待,也是为自己打了个样,不至于担心不得善终。
“陛下,下面是礼部请封昭仁公主封号,选招驸马,请陛下圣裁。”
“哦?朕看看封号。。。”朱慈烺打开奏本细看,不久,朱慈烺合上奏本道:“就选和宁吧,册封大典,礼部按制准备即可,驸马一事,也按例甄选吧。”
“臣遵旨。”礼部尚书黄锦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