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自把管家的一干事情脱手之后,过的日子那叫一个舒坦。
每天起来想做什么全由着自己性子来,爱看书就看书,爱钓鱼就钓鱼,无聊了出去闲玩说笑一回也行,再也不用受限制和拘束。
她就这样舒舒服服地过到了次年春天,才又有了事情要忙。
这天,李纨正在院中赏花,就见碧月过来回禀:“奶奶,姑娘们往咱们这里来了,听说是要商量着起诗社。”
之前因为李纨和探春管家不得闲,诗社一直没有再开。
今年黛玉见着春风和煦、万物更新,有了再起诗社的念头,叫了湘云她们过去问了,个个都说极好,所以这才携手来了稻香村找李纨商议。
一是邀她入社,二是她们初定的社名叫桃花社,园中就属李纨这里的桃花最多最好,打算来这里立社。
李纨静极思动,一听也有兴趣,“现在桃花正盛,这社起的妙。”
众人又商议了一回,确定好三月初五起社,社名从海棠社改为桃花社,社主为黛玉,到时候大家齐聚潇湘馆。
李纨:“既然咱们要做的是做桃花诗,那我必携了桃花同去。”
黛玉点头,“看来为了对得起那几支桃花,我们也得倾尽全力了。”
桃花社还没开呢,府中就收到了贾政的书信,说是六月中要回京,贾母等人欢喜的不行。
听说贾政要回来,满府上下尽皆高兴的很,只有一个宝玉最是恹恹不乐。
毕竟他老子一回来,必定要考问他的功课,然而他的书都烧光了,功课自然也就没有了。
三四年的功课,现在只能掐着日子赶紧补救了,又要理书,又要临字,急得他一个头两个大。
早上一起来,先去临写字帖,连给贾母请安也顾不上。
还是贾母使人来问,宝玉才匆匆赶到荣庆院把缘故说了,贾母对他之前的懒怠没有半分恼怒,反倒十分喜欢他现在的用功。
还纵着他补习课业,“以后只管念书写字,不用出来也使得,去回你太太吧。”
听见宝玉说完,王夫人问他:“临阵磨枪也中用?”
“有这会子着急的劲头,平常多写写多念念,多少功课是完不成的?”
宝玉被说的不敢抬头,一直低着头认错。
王夫人叹息一声,“你还差多少?需要赶多久?别赶出病来才好。”
宝玉哪里敢照实说赶三四年的,只说还差几个月的,不妨事。
王夫人听见缺口不大,才点头应允下来,“往后也不用过来请安,先把课业补完再说。”
他见糊弄住了王夫人,也不敢久留,急匆匆地回了荣庆院。
贾母自小把他养大,对他的脾气秉性最是了解,见他着急上火的样子,就知道缺漏怕是不小。
故意当着众人叹息一回,“他这样着急,再急出病来可怎么好?”
探春和宝钗听话知音,赶紧笑着说道:“老太太不用急,念书虽然谁也代替不了,字却是能替的。”
“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到老爷回家的时候,应该也可以搪塞过去了。”
宝玉回来听说了,朝着她们道了谢,脸上却还是愁容不减。
这下子,众人都看出了关窍,齐声开口问他,“你究竟还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