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石油业务只是构建联盟关系的手段之一。”
这是基于对罗斯福的推断。
美国向来不轻易结盟,不轻易踏出自身经济势力范围,坚定地维持中立国地位。
“不,不,请稍等一下。”伊朗领事馆官员被这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弄得有些混乱。
从常理来看,这确实是个难以理解的提议。
这不仅意味着美国要放弃中立国地位,同时也相当于宣布要将伊朗作为首个盟友。
“没错,是会感到困惑。”与罗斯福交谈结束后,杜鲁门稍微提了一下波斯湾可能有多个大型油田,总统就本能地提出了联盟的想法。
——该死,未来可是石油的时代!梦寐以求的美国霸权就在眼前!去他的中立国地位!
这可不是杜鲁门先提出来的,是罗斯福先想到的。
“罗斯福这家伙,作为霸权主义者,在这种事上还真是热情高涨。”但也没办法,那里有石油。
中东油田大多集中在波斯湾,而波斯湾几乎就在伊朗家门口。
所以,当然要结盟。
“我们美国对这次联盟提议是认真的。”杜鲁门再次强调。
说实话,要掌控中东地区的石油,结盟是最好的办法。
反正结盟也不会大肆宣扬。
“而且自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美国想要继续维持中立国地位也越来越难了。”
反正中立国的招牌也快保不住了,美国霸权也差不多要实现了。
杜鲁门和罗斯福都打算借此机会摆脱中立国地位,将中东地区完全纳入美国经济势力范围。
“伊朗将成为我们的首个盟友。”
“请稍等,杜鲁门。为什么美国对伊朗如此上心呢?美国为何对中东地区如此执着,又为何对伊朗这么好?”伊朗领事馆官员转动着眼珠问道。
“因为伊朗的地缘政治位置。”当然得准备好托词,杜鲁门可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人。
“地缘政治位置……?”
“首先,伊朗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
杜鲁门示意詹姆斯,展开世界地图。
他接下来要说服伊朗领事馆官员的话并非毫无根据。
实际上,对美国来说,伊朗目前是重要的地缘政治伙伴。
“我们得看看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包括倭国、菲律宾、中国(清国)、欧洲大陆。”
“是的,倭国和菲律宾已完全纳入美国经济势力范围,中国(清国)虽然是间接的,但也包含在美国经济势力范围内。”
“确实如此。这样就需要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了。”
苏伊士运河,连接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狭窄通道。不过,对此我们也有对策。
“这是我们银行的内部机密,不过我作为银行代表,就公开了吧。”
地中海有两个关键通道,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但其中直布罗陀海峡暗藏玄机。
“我们银行与英国政府合作,在摩洛哥的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建造了一个综合港口。也就是说,我们持有少量股份的港口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
“对于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来说,这是不是太薄弱了?”
“但这次由于英国经济危机,我们银行从合作伙伴巴克莱银行手中,以巨额资金收购了直布罗陀海峡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