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海盐味奶糖 > 第187章 桂香长街灯不眠(第1页)

第187章 桂香长街灯不眠(第1页)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清晨,一对来自苏州的老夫妻缓缓推开了“拾光”那扇古朴的木门。就在这时,檐角的风铃被微风轻轻吹动,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老太太的手中挎着一个精致的藤编篮,篮子里散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鲜肉月饼的油香与桂花酱的甜香交织在一起的味道,在空调的冷气中,这股香气如同一团温暖的雾气,缓缓地弥漫开来。

仔细观察,篮底垫着的油纸上还沾染着观前街老字号“黄天源”的红印,那红印鲜艳而清晰,仿佛在诉说着这份美食的独特与珍贵。由于月饼的热气熏蒸,油纸的边缘微微卷曲着,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老太太的手指上戴着一枚绞丝银戒,戒指的内侧錾刻着“丙申年葑门”五个小字,这小小的细节透露出这对老夫妻的生活充满了故事和回忆。当老太太伸手去取月饼时,银戒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出细碎的光斑,这些光斑如同精灵一般,跳跃在篮底,照亮了藏在那里的一小包用桑皮纸包裹着的干桂花。

“这是我们家院子里那棵金桂晒的。”老太太微笑着解开红绳,纸包出一声脆响,仿佛是金桂在诉说着它的故事。“今年开得晚,倒是赶上了最后一茬。”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包干桂花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老爷子静静地站在海玻璃插画前,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他伸出右手食指,轻柔地抚摸着画框的边缘,仿佛在感受着那上面残留的岁月痕迹。

他身上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军装,这件军装见证了他曾经的军旅生涯。然而,仔细观察可以现,这件军装的第三颗纽扣有些松动,仿佛随时都可能脱落。这颗纽扣是1978年舟山舰队放的铜扣,经过多年的摩挲,表面已经被磨出了黄铜的本色,透露出一种古朴而沧桑的气息。

老爷子慢慢地从内袋里掏出一个皮夹,皮夹的颜色也因岁月的洗礼而变得黯淡。当他打开皮夹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里面滑落出来。这张照片上,六个身穿78式救生衣的年轻人正站在一艘渔船的舷边,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照片的右下角,用蓝色墨水写着一行字:“1979812朱家尖”,只是由于时间的久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甚至有些晕开。

老爷子凝视着照片,喃喃自语道:“那晚的浪头可真大啊,把信号灯都扯得支离破碎,就跟这玻璃碴子一样,扎眼得很呢。”他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吴语口音,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亲切。说话间,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海玻璃的棱角上轻轻描摹着,似乎想要透过这坚硬的玻璃,触摸到那晚汹涌的海浪。

而在老爷子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一股淡淡的桐油味。这股味道,是他修渔船时留下的,四十多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散尽,仿佛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老太太正小心翼翼地拧开一个青瓷小罐。这个小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罐口的密封用的是蜂蜡。当老太太用银匙轻轻撬开蜂蜡时,只听“啵”的一声轻响,仿佛是开启了一瓶陈年佳酿。

小罐里装着的,是稠得能拉丝的桂花酱。在晨光的映照下,桂花酱呈现出一种琥珀色的光泽,美不胜收。仔细看去,还能现花瓣上残留着花萼的嫩绿蒂头,这使得整个桂花酱更显得清新自然。

要选晨露未干时摘的花,那时候的花朵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晶莹剔透,仿佛刚刚睡醒的仙子。她轻轻地搅动着酱汁,那细腻的酱汁在她的手中如同丝绸一般,拉出的金丝在空中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清奇庵的老桂树可是有着独特的灵气呢,每当花开之时,那浓郁的桂花香甚至能飘进殿里,与木鱼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连那木鱼声都带着丝丝甜味。

银匙在玻璃杯沿轻磕,出清脆的声响,三粒桂花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稳稳地粘在杯壁上,宛如被冻住的蝴蝶,美丽而脆弱。

老周小心翼翼地掀开蒸笼,一股白雾瞬间喷涌而出,裹着青梅的酸香,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可是他连夜用香樟木新刻的改良版苏式桂花糕的模具啊,凹槽里还嵌着“拾光”两个瘦金体字,显得格外精致。

当竹刀划过糕体时,那断面竟然露出了淡琥珀色的酱心,仿佛是糕体的心脏一般,而渗出的糖汁则在砧板上积成了一小汪蜜,散着诱人的甜香。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汉服的大学生举起了单反相机,镜头里的老爷子正悬腕提笔,他用的是一方鱼子歙砚,那墨块在研磨时散出松烟特有的焦香,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然而,就在阿杰调试吉他的泛音从地下室飘上来的瞬间,一滴墨“啪”地落在了“知”字的最后一笔上,在宣纸上晕开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仿佛是上天的旨意,给这美好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裱画师傅老陈的工作台就摆在临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区域。他正专注地往糨糊里掺入明矾,而窗外的梧桐叶的影子,恰好投射在他面前的绫绢上,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老陈戴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他手中的湘绣蚕丝线。每捻起一股丝线,他都会轻轻蘸一下白芨水,然后再将丝线绷在画心上。这样处理后的画心,能够历经百年而不翘边,保持平整。

“这墨团倒是妙啊!”老陈的铜尺压住画心,他端详着那一团墨渍,不禁赞叹道,“简直就像光福镇那棵‘墨浪’金桂的花序一样。”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那滴意外的墨痕,突然间,他现墨痕的边缘有一些细小的结晶。仔细一看,原来是老爷子砚台里自带的朱砂矿脉。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老陈的思绪。他打开门,只见一个渔民打扮的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包裹。老陈接过包裹,现包裹是用牛皮纸包着的,里面装的是紫菜干。打开包裹,一股淡淡的潮气和渤海湾特有的海腥味扑面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