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 第295章 白衣红衣两丽影(第1页)

第295章 白衣红衣两丽影(第1页)

龙小灵望着伊人眼中满是好奇的光,伸手揉了揉她的顶,语气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喟叹:“妹妹,我修行的事以后跟你细说,九死一生,方才修成正果。”晚风从窗棂钻进来,掀动她鬓边碎,那双曾历经磨难的眼眸里,此刻盛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伊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攥着她的衣袖不再追问,只把脑袋轻轻靠在她肩上。

客房外的庭院里,万温然老爷子正背着手踱步。自从前日听龙小灵讲起佛山藏宝的来龙去脉,他连日来都难掩心头的畅快,加上两次在洞天福地中吸纳灵气修炼,原本有些佝偻的脊背渐渐挺直,满头银虽未转黑,却泛着健康的光泽,连步履都轻快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矍铄,丝毫不输壮年人。

夜深人静,万温然躺在榻上,脑海里反复回荡着“佛山宝藏”“复国大计”这些字眼,心脏砰砰直跳,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窗外月光洒在青砖地上,映出树影婆娑,更添了几分静谧。就在他数到第三百只羊时,一阵极轻微的脚步声悄然靠近床边。

“谁?”万温然猛地睁开眼,浑身肌肉瞬间绷紧。他修炼多日,感官早已远常人,即便在深夜也能敏锐捕捉到周遭的异动。

黑暗中没有回应,只有一道模糊的黑影静静伫立在床前,气息沉凝如古山,让人看不出深浅。万温然心中一紧,正要翻身下床,那黑影却缓缓抬起手,月光恰好从云缝中漏出,照亮了来人的面容——青灰色的长袍浆洗得有些白,面容清癯,眉眼间与万温然有着几分相似,正是他家族谱上记载的那位活了数百年的老祖宗,青袍老祖。

“老祖宗!”万温然又惊又喜,挣扎着就要起身下拜,却被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按住肩膀。

青袍老祖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如老木摩擦:“不比多礼,深夜前来,并非为了这些虚礼。”他缓缓在床沿坐下,目光扫过房间陈设,最后落在万温然脸上,“我知你近日得知了佛山宝藏的事,也感应到你体内灵气渐生,看来小灵那丫头没少帮你。”

万温然连忙点头,语气恭敬:“多亏龙姑娘指点,晚辈才能有此机缘。晚辈愚钝,正有许多事想不通,还请老祖指教!”提及宝藏,他眼中难掩激动,却又带着几分茫然——那笔足以撼动一方的财富,究竟该如何处置?

青袍老祖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补丁,缓缓开口:“佛山宝藏,并非寻常金银。当年我族国王在位时,天下大乱,邻国虎视眈眈,他便暗中命人将国库中的奇珍异宝、修炼秘籍以及积攒的兵甲器械尽数转移,藏于佛山深处,本是为了若有朝一日国破家亡,后人能以此为根基,伺机复国。”

说到“复国”二字,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万温然却听得心头一沉,犹豫了半晌,还是硬着头皮开口:“老祖啊,时代不一样了。如今早已不是王朝更迭的年月,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哪里还有‘复国’的说法呢?”

这话一出,青袍老祖的身形明显一僵,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他沉默了许久,久到万温然几乎以为自己触怒了这位老祖宗,才听见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是啊,时代不一样了……”他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月亮,眼神迷茫,“我沉睡百年,醒来时山河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街头再也看不到身着族服的百姓,孩子们口中的语言也变了腔调,连当年的宫殿旧址,都成了供人游览的古迹。”

万温然看着他落寞的模样,心中泛起一阵酸涩。他虽未亲历那段历史,却从族谱和长辈的口述中知晓,当年家族为了守护宝藏、延续血脉,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青袍老祖耗尽修为陷入沉睡,族人则隐姓埋名,在世间艰难求生,支撑他们的,正是“复国”这两个字。

“老祖,并非晚辈不愿遵从祖训,只是如今提复国,实在不切实际。”万温然斟酌着词句,“且不说如今国泰民安,无人愿见战火再起,单说我族后人,如今散居各地,早已融入寻常生活,怕是没几人还能想起当年的使命了。”

青袍老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的迷茫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他轻轻拍了拍万温然的手背:“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些日子我在暗中观察,也知道如今的世道,和平远比复国重要。只是……那宝藏是先祖心血,总不能就此埋没,或是被人用来挥霍无度。”

“晚辈明白!”万温然连忙应声,“龙姑娘也说过,宝藏中的修炼秘籍和灵材,对修行者大有裨益;那些奇珍异宝虽价值连城,却也该用在正途。晚辈想着,不如先将宝藏妥善保管,从中取出一部分,用于资助族中子弟求学、扶持贫困族人,再用些灵材帮助有修行天赋的后人提升修为,壮大我万氏家族的根基。”

青袍老祖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你能这么想,很好。先祖留下宝藏,初衷是为了让族人存续,而非执着于‘复国’二字的形式。如今能让族人过得更好,让家族血脉兴旺,便是对先祖最好的告慰。”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宝藏现世的消息,切不可轻易外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被心术不正之人知晓,定会引来祸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万温然连连点头:“晚辈省得。如今除了我、龙姑娘和伊人妹妹,再无他人知晓此事。龙姑娘修为高深,定会帮我们守住秘密。”一想到龙小灵,他便放下心来——那位姑娘看似年轻,行事却极为稳妥,有她在,定能护住宝藏和族人。

青袍老祖微微颔,起身道:“我沉睡太久,修为尚未完全恢复,不便久留。今后家族之事,便交由你打理。若遇难以解决的困境,可到佛山深处的祠堂,点燃祖上传下的香烛,我自会感知。”说罢,他身形一晃,如青烟般飘出窗外,转眼间便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檀香气息。

万温然坐在床上,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刚才的一切仿佛一场梦,却又真实得不容置疑。他摸了摸胸口,那颗因激动而狂跳的心渐渐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窗外的月光越明亮,树影在地上摇曳,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万温然深吸一口气,重新躺下,这一次,他不再辗转反侧。脑海里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计划:先随龙小灵潜心修炼,提升自身实力;再逐步联络散居各地的族人,确认他们的近况;待时机成熟,便取出宝藏中的资源,真正为家族做些实事。

至于“复国”的旧梦,就如同那些尘封在宝藏中的兵甲,虽承载着先祖的热血与遗憾,却终究该留在过去。新时代的万氏族人,不需要依靠战火重现荣光,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和平的岁月里,让家族的血脉绵延不息,让先祖的智慧与精神得以传承。

夜风吹过庭院,带来阵阵花香。万温然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缓缓闭上了眼睛,很快便进入了安稳的梦乡。梦中,他看到族人们安居乐业,孩子们在阳光下欢笑,万氏家族的旗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天空下迎风飘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寨子里的鸡刚啼过第一声,大顺就领着一个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快步穿过庭院,直奔前厅而来。汉子身着半旧的青布短褂,裤脚沾着泥点,脸上满是风尘仆仆的焦急之色,正是驻守古石峪的苏连财。

“苏先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刚洗漱完毕的恭存见他这副模样,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连忙迎上前问道。

苏连财抹了把额头的汗,喘着粗气回话:“大少爷,出急事了!古石峪那边来了一伙匪徒,不光在附近村里打家劫舍,看那架势,分明是在打王陵的主意!”他顿了顿,语气愈急切,“这伙人已经连续两个晚上在王陵周围勘察了,我和柳二带着人手驱赶了好几次,可咱们手里火铳没几杆,弓弩又慢又短,根本拦不住他们人多势众!”

恭存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古石峪的王陵关乎杞国守墓人的使命,容不得半点闪失。“这事跟伊老爷提过吗?”他问道。伊老爷是伊人的父亲,世代都是杞国王陵的守墓人,对那里的情况最是上心。

“说了说了!”苏连财连连点头,“伊老爷连夜派了些人手过来,伊大牛那小子更是拼尽全力,带着村里的后生们轮班守着,可匪徒足有二三十号人,个个手持刀枪,我们实在是寡不敌众啊!”

“这个好办。”一道清亮的女声突然响起,龙小灵从里屋走了出来,一身白衣胜雪,眼神笃定,“待我和伊人去一趟,保管把这事解决了。”

苏连财顿时喜出望外,连忙作揖:“那敢情好,少奶奶!有您出马,我们就放心了!”他口中的“少奶奶”虽不是正称——石淑贞作为恭存正房才是名正言顺的大少奶奶,但石淑贞向来宽厚,龙小灵也通透不在意这些称呼,寨里人便也跟着这么叫了。毕竟谁都清楚,这位看似年轻的女子本事通天,先是养的小金蛇化身为金龙,如今更是修成了仙法,寻常匪患在她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

恭存却还是有些顾虑,上前一步叮嘱道:“小灵,切记注意分寸,不要杀伐太重,给这些匪贼一个教训,让他们不敢再觊觎王陵就行。”

“放心吧。”龙小灵笑着点头,目光转向一旁闻讯赶来的伊人,“正好让他们知道,古石峪不是什么人都能撒野的地方。”

“小灵姐,我跟你一起去!”伊人上前一步,一身红衣衬得她眉眼愈鲜亮,“我从小在古石峪长大,哪里有暗哨、哪里是要道,我都熟得很!”

“这正是我想说的。”龙小灵伸手牵过她的手,眼底满是笑意,“那咱们就走一趟。”

两人不再多言,转身快步走出寨门。寨外晨雾尚未散尽,龙小灵抬手结印,口中轻喝一声,周身顿时泛起淡淡的白光。她揽住伊人的腰,施展起度人飞行术,身形瞬间腾空而起,如两道流光般掠过晨雾,眨眼间便消失在了远处的山峦之间。

半个时辰后,古石峪的山口已然在望。下方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却透着一股压抑的寂静——自从匪徒出现后,村民们白日里都不敢随意出门。王陵坐落在村子后方的半山腰上,此刻隐约能看到几个人影在陵前的空地上来回走动,正是伊大牛带着人在值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