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发展期里,特战旅始终保持着对日伪军的主动攻势。
林枫让在外面独立发展的步兵团灵活运用&34;引蛇出洞&34;、&34;围点打援&34;等战术。
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当日军大部队出动,特战旅总部就会派出战机或装甲部队予以痛击。
这种立体化作战模式,让日伪军闻风丧胆。
面对特战旅的强大威慑,日军不得不调整战略。
在特战旅活动区域采取守势,龟缩在据点不敢轻举妄动。
而对其他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力度也明显减弱。
即便如此,特战旅仍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为兄弟部队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八路军其他部队的作战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如今,他们甚至敢在白天集结大部队,主动攻击日军的据点和城镇。
这种战术转变的关键在于,八路军不再像从前那样畏惧日军的空中威胁。
因为特战旅的航空部队随时可能提供支援。
在这段时间里,特战旅的航空队共执行了5、6次作战任务。
其中与日军航空兵爆发了两次正面空战。
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特战旅12架战机迎战日军16架战机的激烈对决。
得益于性能优越的零式战机和p-38闪电战机。
以及飞行员高超的作战技能,特战旅在这两次空战中均取得了胜利。
然而胜利的代价也不小。
在这几次作战中,特战旅共损失了4架宝贵的战机。
这也让林枫和总部首长们都会心疼不已。
虽然战果辉煌,但这些先进战机在当前条件下根本无法补充。
如今,特战旅的航空队只剩下50架战机,每一架都显得弥足珍贵。
另一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特战旅特别是洪山根据地的不断发展。
当地工厂数量持续增加,加之众多星级人才的聚集效应。
使得洪山根据地的工厂规模、研发人员数量以及生产线都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