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秦始皇嬴政默默的念着。
“竟是这般大的气魄?”、
站在嬴政一旁的李斯双目明亮,此诗。。。。
若是是一个无名小卒做出这样的诗句,众人只会觉得那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已。
但那位却真真正正的做到了。
如同天幕画面上说的,他看到了民生疾苦,看到了那世道!
他改变了一切!
。。。。。。。
洪武
朱允熥与朱元璋在观看完天幕画面中,爷孙俩沉默不已,而跪在殿外的吕氏母子也最终识趣的离去。
只是在离开奉天殿后,吕氏与朱允炆眼中的恨意好似要溢出眼眶。
脸上的怨毒再也隐藏不住了。。。。。。
奉天殿中,朱元璋沉声道:
“大孙,此诗如何?”
朱允熥却反问道:“皇爷爷,您觉得如何?”
朱元璋皱起眉头。
“咱能怎么看!能不成鼓动天下人造反?!”
朱允熥突然笑了。
“皇爷爷,孙儿还是喜欢这类诗句,也喜欢您的杀尽江南百万兵!”
朱元璋瞪大了眼,眼角一阵抽搐,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允熥。
“他娘的造杀孽有什么喜欢的!大孙你糊涂了?”
朱允熥摇摇头,看着瞪着眼的朱元璋,轻笑道:
“孙儿的意思是喜欢写实派,那些空有大话,沽名钓誉之辈就算了。”
。。。。。。。。。
随着朱允熥与朱元璋的交谈。
在东宫中的赵宁儿也从稻田中走出。
她刚刚走出,便看到了灰头土脸走回来了吕氏与朱允炆母子二人。
吕氏也看到了她,目光对视间,吕氏的目光竟第一次在一个小辈面前发生了闪避。
自赵宁儿进宫后,没有对她这个名义上的母亲毕恭毕敬的跪拜与行礼。
这让吕氏十分愤恨,明里暗里都对赵宁儿有所打压。
但赵宁儿每次都无济于事,直到前段时间。
宫中谣言四起,因太孙政事繁忙,赵宁儿与侍卫私通?
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谣言从何而起,但苦于没有证据,那时候的赵宁儿已经研制出了双倍水稻。
而吕氏则面临的是天塌了,文武百官炸锅,散播的宫女太监全部处死,虽并未有证据指向她。
但朱允熥还是把这笔账算在了她的身上,准确来说,是朝堂中的吕家!
那段时日,满朝文武好似疯了一般,弹劾吕家的奏疏好似能将奉天殿淹没。
吕家自此被打压的退出了大明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