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毅在值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知道司马凝霜的才能,也知道邵明珠对她的信任和依赖。但此事性质太敏感了!长公主殿下的真实身份是头号机密!绝不能泄露!如今中书省已有人看出端倪,尚书台、门下省、六部九卿之中,不乏曾在仁帝时期任职的老臣!他们对仁帝的笔迹和风格同样熟悉!一旦被更多人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廖毅忧心的是:司马凝霜如今的身份是长公主!是国公夫人!她代批奏折,这算什么?后宫干政?还是邵明珠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这要是传到陛下耳中,或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必将掀起轩然大波!动摇朝堂根基!
“不行!此事必须与和公商议!”廖毅当机立断!他收起那几份奏折,匆匆离开中书省,直奔尚书台!
尚书令和峤正端坐案后,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他年过七旬,须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睿智而深邃。他是五朝元老,德高望重,更是邵明珠最倚重的文臣之,也是知晓司马凝霜身份的核心人物之一。
“和公!”廖毅神色凝重地走进值房,屏退了左右侍从。
和峤抬起头,看到廖毅脸色不对,手中还拿着几份奏折,心中已猜到了几分。他放下笔,沉声道:“元平,何事如此慌张?”
廖毅将奏折放在和峤案上,压低声音,语气急促:“和公!您请看!这是昨夜从国公府送回,由‘太傅’批阅的奏折!”
和峤拿起奏折,目光扫过朱批,眼神微微一凝,随即恢复了平静。他放下奏折,看向廖毅:“嗯,老夫看到了。有何不妥?”
廖毅见和峤如此平静,心中更急:“和公!您难道没看出来吗?!这字迹!这风格!这分明是长公主殿下的手笔!是当年女帝陛下的手笔啊!!”
和峤捋了捋胡须,淡淡问道:“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廖毅差点跳起来,“和公!此事非同小可啊!”
他急切地说道:“长公主殿下的身份,乃是绝密!朝中知晓者寥寥!如今她代批奏折,笔迹风格如此明显!今日已有中书舍人看出端倪!若非下官及时压下,恐已生事端!”
“尚书台、门下省、六部九卿之中,见过女帝笔迹的老臣不在少数!一旦被他们认出,殿下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廖毅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和不满,“殿下如今是长公主!是国公夫人!她代批奏折,这算怎么回事?!后宫干政?还是……邵太傅已经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陛下还在位啊!这简直是僭越!是大忌!传出去,太傅何以自处?!朝堂又将如何动荡?!”
廖毅一口气说完,胸膛起伏,显然忧心如焚。
和峤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待廖毅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沉稳:“元平,稍安勿躁。你多虑了。”
“多虑?!”廖毅一愣。
“嗯。”和峤点点头,拿起一份奏折,指着上面的朱批,“你看这字迹,虽有殿下的风骨,但明显在刻意模仿子卿的刚劲。再看这批复,条理清晰,思虑周全,却并无半分逾越之处,句句在理,切中要害。这恰恰说明,殿下分寸拿捏得极好!”
和峤放下奏折,看着廖毅,眼中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元平,老夫估计,八成是子卿那小子惫懒病又犯了!自己不想批,就把这活儿推给了殿下。殿下你也知道,最是惯着他,宠着他,看他辛苦,这才替他分担一二。至于你说的那些什么后宫干政,什么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纯属无稽之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对司马凝霜的赞赏:“殿下是何等人物?明事理,知进退,胸有丘壑,虑事周全!其智慧与胸襟,有时连我等大男人都自愧弗如!她批阅奏折,只会更加稳妥,绝不会做出任何有损朝纲、有损太傅声誉之事!这一点,老夫深信不疑!”
廖毅被和峤一番话说得有些愣神,但心中的忧虑并未完全消除:“可是……和公!这身份暴露的风险……”
“风险?”和峤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元平,你太小看殿下了,也太小看子卿了。殿下既然敢批,就必然有把握不让人认出。即便万一有极个别眼尖的老臣看出些许端倪,只要我等核心之人守口如瓶,不点破,不承认,谁又能如何?谁敢妄议?至于子卿……他看似惫懒,实则心思缜密。他敢让殿下代劳,就说明他心中有数,能掌控局面!”
和峤站起身,走到廖毅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元平啊,你忠心耿耿,顾虑周全,这是好事。但此事,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那么凶险。有人替太傅分担一下,让他能喘口气,养养精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太傅他心里有分寸。殿下她更有分寸!你我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守好该守的秘密,静观其变即可。明白了吗?”
廖毅看着和峤那从容淡定、充满智慧的眼神,听着他那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心中的焦虑和不安渐渐平息下来。他仔细回想,确实长公主殿下行事向来滴水不漏,太傅也绝非鲁莽之人……或许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和峤深深一揖:“和公教诲,元平铭记于心!是下官思虑过重了。”
和峤满意地点点头:“嗯,明白就好。去吧,安心做事。今日之事,就当没生过。”
“是!下官告退!”廖毅收起奏折,心中踏实了许多,转身离开了尚书台。
看着廖毅离去的背影,和峤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好笑的表情,低声自语道:“子卿啊子卿……你这惫懒的性子……也就上位能治得了你……也只有上位才愿意这么惯着你啊……”他摇了摇头,重新拿起笔,继续批阅公文,仿佛刚才的波澜从未生过。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