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令一下,上京道和中京道瞬间炸开了锅。
契丹人、汉人、奚人等各族百姓,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充满了抵触和恐惧。
在中京道的一座城镇里,一群汉人百姓聚集在街头,议论纷纷,面露忧色。
一位老者痛心疾地说道:“这身体肤受之父母,咱们又不出家,剃就是大不孝之举,我们如何能从?”
众人纷纷附和,情绪激动。
与此同时,一些契丹贵族也对此令极为不满。
他们认为,这是女真对他们的压迫,那金钱鼠尾,还不如自己这双髻,更不如汉人的髻好看,不少剃了头的契丹人,被人嘲笑的直不起腰。
而在基层,金国官吏为了推行剃令,手段强硬。
他们挨家挨户搜查,一旦现未剃之人,便强行剃,甚至对反抗者加以严惩。
一时间,整个上京道和中京道人心惶惶,民怨沸腾。
在一个村庄里,金兵闯入一户汉人农家,要强行给家中男子剃。
男子拼死反抗,与金兵扭打在一起。
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一旁哭天喊地,场面混乱不堪。
最终,男子虽被金兵制服剃,但心中的仇恨却就此埋下。
这样的场景在各地不断上演,反抗之声此起彼伏。
一些地方甚至爆了小规模的民乱,百姓们拿起农具等简陋武器,与金兵展开斗争。
尽管这些民乱很快被金兵镇压,但却如星星之火,随时可能引更大的动乱。
金国朝堂之上,完颜阿骨打也收到了各地传来的消息,得知剃令推行遭遇重重阻力。
他面色凝重,召来梁子美和完颜希尹商议对策。
“二位爱卿,这剃令推行困难重重,如今各地乱象丛生,该如何是好?”完颜阿骨打平静地问道。
梁子美双眼低垂,说道:“陛下,金口玉言,圣旨一下,岂有朝令夕改之理?”
完颜希尹也说道:“陛下,此时此刻,只是阵痛而已,如今上京道和中京道内,皆是奚族,契丹,达旦,女真,汉人不多,此时不改,若是放马中原之时,如何改?”
完颜阿骨打听着二人所言,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时确实骑虎难下。若收回剃令,有损皇权威严;若继续强硬推行,又恐激起更大民变。
“话虽如此,但如今乱象已生,若不妥善处理,恐生大祸。”完颜阿骨打缓缓说道,目光中透露出忧虑。
梁子美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陛下,可在推行时稍作变通。对于愿意主动剃者,给予重赏,树立榜样,以激励他人。”
完颜希尹接着说道:“陛下,还可派遣得力官员深入各地,安抚民心。对于那些因抵触剃令而引的小规模骚乱,以招安为主,武力镇压为辅。恩威并施,使百姓明白顺从者有好处,反抗者无出路。”
完颜阿骨打微微点头,认可了二人的提议:“好,就依二位爱卿之计。梁爱卿,你对汉人了解颇深,此次便由你写一篇露布,昭告天下,同时和宗中好好说说,让他负责安抚百姓和推行剃令的事宜。完颜希尹,你协助耶律宗翰,调配所需的人力物力,确保诸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