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船队先回到广州港,待检查没有问题后,在上个月再次出航,费了这么大力气,仅仅只是为了让靳贵从内阁退下来,让杨一清上台。
上面的一项政策,下面恐怕想破脑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天真的以为下西洋的船队真出了问题,所有人都陷入职责中,甚至还感恩弘治皇帝仁慈,毕竟这次西洋船队事件,弘治皇帝没有处理过一个人不是吗?
仅仅只是让靳贵从内阁退出来了,但相应的他给了靳贵兵部尚书的职,所以靳贵非但没有对弘治皇帝心生怨恨,反而感恩戴德。
杨一清抵达京师后,先去了一趟乾清宫,弘治皇帝亲自接见了他。
其中自然少不得聊一聊西北的局势,弘治皇帝又问杨一清在西北有哪些人才他认为可以提拔的。
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小问题,但杨一清却费劲脑筋去思索,小心翼翼去回答,给了几个答案和人名,要么真是立下天功的将军,要么就是在军中颇有威望的底层将领。
杨一清不敢提拔其他人,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胡乱建议,因为他不敢确定弘治皇帝会不会认为他是在提拔自己的亲信,所以杨一清回答的格外谨慎。
弘治皇帝对杨一清的回答十分满意,这才确定了可以让他进入内阁的想法。
是的,首到现在,他依旧在考察杨一清,究竟是否有能力进入内阁。
内阁也不是说弘治皇帝想让他进去他就能进去的,若是情商城府不高,别提内阁了,恐怕礼部尚书都做不久。
毕竟做文官和做武将是不同的。
“应宁,礼部尚书不是朕提拔你的意思。”
“回去先熟悉熟悉礼部吧,过一段时间朕还有别的命令。”
杨一清拱手告辞,和他猜测的不错,弘治皇帝是打算要将他提拔进入内阁了,只是还需要时间罢了,但进入内阁也只是迟早的事。
杨一清才进入礼部没多久,礼部的官吏正带着杨一清熟悉流程,就有一名刀吏前来找到杨一清,拱手道:“杨大人,蔚王殿下给您下了一副请帖,明日朝会结束邀请您去蔚王府。”
杨一清微微颔首道:“告诉蔚王府的人,老夫会准时赴约。”
在大同的时候,他和朱厚炜还有朱厚照都有交情,而且弘治朝的政治格局和别的帝王不同,不会让皇帝忌惮他接近皇子。
综合所有因素考虑,杨一清才答应了朱厚炜的请求。
第二日一早,五月初的朝会正式开始。
内阁六部先例行汇报政事,杨一清才到礼部,所以礼部就免除汇报事。
等朝会快要结束时,都察院一名监察御史拱手出列,果不其然的开始对锦衣卫千户钱宁弹劾。
弹劾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在湖广冤枉逮捕无辜商贾,更重要的原因是钱宁在锦衣卫指挥使期间,指使锦衣卫和皇庄的太监媾和在一起,侵占了大量百姓的土地,获取了大量财帛,并且为自己所用。
监察御史请求弘治皇帝立刻下令,对锦衣卫千户钱宁进行抄家。
陈玉出列反驳,钱宁本就是锦衣卫,有风闻奏事之责,抓捕湖广商贾也符合锦衣卫调查程序,毕竟事关蔚王刺杀事件事关重大。
对这一点,监察御史当然不敢反驳,不过他却抓着钱宁为锦衣卫指挥使期间贪污侵占土地的事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