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千门36天局 > 第6章 动荡(第4页)

第6章 动荡(第4页)

“爹,那李可灼过江时到底出了什么事故?"”都是很平常的事故,两个时辰之前,快马才先驰京回报:押送人马搭一艘旧船过江,船到江心忽然散了板,锦衣卫与李可灼全部落入大江。幸好我挑的锦衣卫水性很好,把李可灼打捞起来。“

”那水手呢?"

“水手落江以后不见了。”

“唉!蛇出现了,他们看不见,自然也给溜走了!那李可灼现在还在路上吧?"

“他们大队人马滞后,还在途中。。。。。。"

”只怕那蛇还会出现。。。。。。不好!只怕要全军覆没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便在这时,堂上突然出现一个血人,他是从走廊下疾奔上堂的。王纪一步上前扶住了来人,那人早已快晕死过去,但仍撑着一口气:

“幸不辱命。。。。。。"

”副使辛苦了。“王纪亲自倒了一杯茶,端给来人道。锦衣副使喝了一口茶,叹道:

”我等。。。。。。几乎全军覆没。。。。。不过大人放心,李可灼已交付刑部大堂,还有两个活口。。。。。。"

“诸位大人稍坐,我带他找医生包扎去!”王纪对大家说,同时扶着那血人出去。

大家望着那锦衣副使出去,都感到一缕不祥的预感挥之不去,显然是主谋下的毒手。

“他们是志在必得!”孙慎行想了想,叹曰。“看来将有一场险风恶浪!”王心一皱眉头。“崔文升回京,一路无事;李可灼返京,迭遇风险。。。。。。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身后是不同的两家主人?还是说明崔文升身上已无重大秘密,而李可灼则藏有非常要紧的秘密?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王风又思索道。

这时两个小兄弟在书房中有点耐不住,也走出来。文秉生恐大人们将他撵走,便抢先说:

“想打杀李可灼的幕后人,我认得!"

他这一说,众人无不震惊,目光全投在小文秉脸上。”小兄弟,你不可如此肯定。。。。。。“王风道。

”我是认得嘛。。。。。。“文秉不服,当即将自己当年被陈奉所虏,送去怀公门,在李永贞房中见到三个颇有来头的太监。接着,又将今日在”老爹酒楼“巧遇李永贞及魏进忠的情形细述了一遍。末了,又强调说:“王大哥,那魁梧的太监是不是这么说的那定做的船虽在江上散了板,可是人却。。。。。。往下的话便断了。孙大人,你看这情形与李可灼过江船散了板的情况是否相符?既是相符,那魁梧的太监必定是幕后指挥了!"

”你这小娃推理起来,倒是有板有眼,不愧是新科状元的儿子!“张问达赞道。

王风笑了笑,对文秉说:

”小兄弟,你这是满打满算,一厢情愿的推理。假如近日来天下有十起沉船,你顶多是对上了十分之一;若是三起沉船也只对了三分一。而那通报消息的魁梧太监,可以是经办人,也可以是联络人,自然也可以是幕后指挥,也只有三分一对上。如此七除八扣,三折而又三折,你看能对上几成?"

这话,与其说是王风说服文秉,不如说是王风规范自己。因为他的心中也一直作如是观,与文秉一般无二,但又感到不应该如此简单。

“话虽是这么说,但我还是有个不情之请。三位小友是否可以设法到大内一行,弄清楚这两个人的姓名、身份、背景,”孙慎行道。

“大内禁地便是五府六部大臣,也不能轻易进得,我们三个白丁,那是找死去了!”王风道。

“是老夫失言了。”孙慎行有点不好意思。

“我是怕又给抓去。。。。。。”文秉想了想,终觉有点过意

不去嗫嚅地说。

“这回可不是阉割,而是砍头!”黄宗羲纠正道。“仁人义士总是要舍身取义的。”王心一叹道。“那也得看为什么事,为谁?”黄宗羲冷然道。王心一听了,大不顺耳,不服的说:

“难道为了破红丸案,为了先帝、为了当今皇上、为了振兴华夏,不值得吗?"

“听说,当今小皇上是个了不起的雕刻师,出色的木匠······”黄宗羲故意含混道。

他虽声音压得低极,含义也颇含糊,但句句都十分清晰地钻入了诸朝臣的耳中。

大家愕然相顾,都隐隐然觉得天下变了。

这时,新科状元文震孟前来拜访,他闻说这里聚着三个尚书,这一来就可收举一反三之效。他同诸大臣礼毕,坐了下来,却见一个秀丽的姑娘,莫名其妙地杂在人丛,即俯下头来以免失礼。

“状元公,你看这女子出落得如何?”孙慎行却打趣道。

“大人岂不闻,非礼勿视!”文震孟依然不看,言道。文秉只得上前拜见,叫声“爹爹”!

“状元公不可误会,令公子年小志大,他这是乔装为朝廷破大案去,收获颇丰呢!”孙慎行及时提醒道。

文震孟诧异地望着众人,那神情是不大相信。“爹请自在,孩儿进去换过衣服就来。”文秉说罢起身,急趋书房。

4

王纪终于又带那锦衣指挥副使回来,那副使先前是锦衣染成血衣,这回却是浑身缠满了白色的纱布,如同一匹斑马。

文震孟起身与王纪见礼,实时告退,孙慎行则挽留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