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千门36天局 > 第5章 大谋于心(第6页)

第5章 大谋于心(第6页)

”还要什么证据,进去搜不就得了,搜到了人就是证据。“

”要是搜不到呢?"高君雅一时语塞。

“再说,李渊是你我的上司。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既陈,贵贱位矣,没有皇上的圣旨,他的府第你我是搜不得的。”

“难道就放了他不成?"

”当然不是。除了搜,有没有别的办法?"

“我已派人日夜盯住李府。”

“这就是了。”

“对于李渊,你我还是得注意他的大节,圣上最担心的也是这件事。”王威想了想又说:“要是他也像杨玄感那样,从肚子里杀出来,那就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我们既要看住他,也不能把他往造反这条路上逼。”

“依我看,李渊的反心早已有之,不如趁早找个理由,除掉他。”

高君雅这么说,王威也不便说什么。在这乱世,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今天是忠臣,明天便成了逆贼。再说皇上对李渊的态度时阴时阳,也叫人捉摸不透。万一高君雅在皇上面前告自己袒护李渊,那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时,林安匆匆走进来,看到高君雅,欲言又止。王威说,高将军是自己人,但说不妨。林安说:

“据京城来的密报,李密反,晋阳令刘文静与李密乃姻亲,应以连坐。圣上已下诏,着即革职下狱。钦使已到留守府。“

”那管什么屁用,李渊又不用连坐!“高君雅说。”刘文静与李渊来往密切,未必就真能把他拘入狱中。一走漏消息,刘文静就可能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掉。“林安说。

”他李渊如敢抗旨,就拿他是问。“高君雅说:”我正巴不得他这样哩!"

“依我之见,还是不动声色为好。林将军,你多叫几个可靠的小厮,盯住刘文静。”王威说。

“还有,”林安又说:“末将刚才在街上好像看到长孙顺德。”

“你也认得他?”高君雅说。

林安点点头。王威、高君雅对看了一下,事情似乎真的严重起来了。

李世民和长孙顺德等人住到刘世龙的庄园里,开始训练军队。

刘世龙的庄园离晋阳城几十里地,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城堡。这里原来并没有城堡,大业十一年,皇上下诏各村庄都修筑城垒,刘世龙趁机大兴土木,把刘家庄建成一个可进可退、易守难攻的城堡。为什么说可进可退呢?原来这刘家庄后面有一片森林,一直连到山上,一上山便是一望无尽的林海。刘世龙在他家的花园里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森林。长孙顺德住在这里,可保万无一失。

这天晚上,李世民、长孙顺德从兵营回来,正与刘世龙喝酒聊天,忽报在马厩抓到了一个盗马贼。十几年来,刘世龙陆陆续续从胡人那里买了几百匹马,有一座巨大的马厩。

“哪来的贼人如此大胆,偷到我的头上。带上来,我倒要看看是不是三头六臂!”刘世龙说。

家丁们推上一个肤色黝黑的大汉,把烛光弄得摇摇晃晃。

李世民一看,黑归黑,倒也浓眉大眼,且眉宇间透着英气,给人粗而不俗之感。

刘世龙还没有开口,就听得那大汉说:

“我听说刘世龙是条好汉,原来也是个胆小鬼!"”你偷了我的马,我还没有和你计较,你倒先骂起我来了!“刘世龙说。

”马还在你的马厩里,可是你们看,我身上的绳子足以绑两匹马了。“众人一听,笑了,刘世龙连忙叫松绑,并叫小厮再加一张椅子。那大汉也不推辞,大大咧咧地坐下来,端起酒就喝。

“敢问壮士,尊姓大名。”李世民说。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刘名弘基,雍州池阳人氏。。。。。。”那人道。

“壮士莫不就是前河州刺史刘异刘大人的公子刘弘基,久仰久仰!”李世民站了起来说。

李世民这么说,刘弘基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直道:“惭愧惭愧。”

“公子何以沦落至此?”刘世龙说。

刘弘基扬起脖子,连连灌了三杯酒,然后才说起自己的身世。

刘弘基从小落拓,喜欢结交朋友,平时喝酒耍拳,不管家业,还常常资助别人,他的资助有时不怎么看对象,有求必应。他的父亲本来就没留下什么家产,被他折腾了几年,也就家徒四壁了。这本来也无所谓,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也就没有了,只图个快活。

不料偏偏遇到征兵伐辽,不去不行,去晚了也不行,没钱,不能按时到位,按律得杀头,别的他刘弘基可以不要,这头他还是要的,大丈夫男子汉,不干一番大事,就把头给弄没了,那也太窝囊了,所以他就逃,一逃就逃到了太原。说话间,刘世龙叫小厮多拿几根蜡烛来,把大厅照得通明透亮。

“何以别处不去,偏是看中了太原?”长孙顺德说。

“无以为业,盗马为生,此处马多,好偷!”刘弘基哈哈大笑道。

“怕还有其它的原因吧!”李世民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