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千门36天局 > 第6章 逼反之计(第5页)

第6章 逼反之计(第5页)

隋炀帝摇了摇头,不想看。他倒为朕分忧了,炀帝想,他怎么不死在贼人的手中呢?

“乱贼虽不足为患,但毕竟扰乱黎民百姓,李渊剿贼有功,请陛下下旨嘉奖。。。。。。”虞世基又说。"赐他什么?"“陛下圣裁。”“赐他不死。”

虞世基吓得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晋阳宫是晋阳的城中之城,加上仓城,几乎占去半个晋阳城。前朝留下的规模就已经相当宏大了,景明门、景福门、昭德门、玄福门、昌明门、五龙门、东闱门、西闹门;还有宣德殿、崇德殿、嘉阳殿、万福殿、大明殿、玄殿、射殿;更有阳德堂、万寿堂、玄武楼、十二院、有九曲池、太液池。。。。。。富丽豪华,当初炀帝受封晋王时,在晋阳宫外修起高四丈、周七里的新城和高四丈、周八里的仓城,当了皇帝后,晋阳宫成了行宫,炀帝感到不够气派,又于大业三年重建晋阳宫,自然又是规格超前,堂皇无比,虽不如东都之盛,江都之秀,可是在河东、河北的三十几个郡当中,这里也算是天上人间了。

可惜这里没有一点生气。这里住着上千名妃嫔、宫娥,全都是妙龄女郎,全都在无情的岁月中,无可奈何地消磨着自己的青春。她们怨,她们恨,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她们要长得如花似月,谁叫她们要被选入行宫呢?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们认了。对着书本出神,绣花时刺破手指头,看猫儿打架,看鱼儿游戏,在花丛下打瞌睡,偶尔也下下棋,偶尔也互相逗逗乐。。。。。。这就是她们的生活。

比晋阳宫更没有生气的是仓城,那里堆放着无数的军械器具、粮食布匹、金银珠宝和各种各样物资,那全是一些死东西,不会说话,不会叹息,只懂得在沉默中做无穷无尽的等待。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除了偶尔几声铁锁声外,仓城几乎没有任何声响。

晋阳宫副宫监裴寂,管的就是这两个死气沉沉的地方。显然,他的生活也是很无聊的。他不时到晋阳宫里去转转,去看看那些如花似玉的少女,和她们说说笑,逗逗乐。那些妃嫔宫女对裴大人是相当欢迎的,只要他一进宫,便围着他,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他便把宫外的事情对她们细细说来,有太原的事,也有其它地方的事,不讲天下大事,就讲一些趣闻。她们最关心的是圣上什么时候再幸晋阳宫,他的回答总是无可奈何的一笑,他心里想,就是圣上再幸晋阳宫,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又能够真正临幸到什么人的身上呢?几年前不是来过了吗?他带来的那些妃嫔就幸不过来了,还能轮到你们?皇上的到来无非是给她们带来某种希望,而希望过后,却是更大的失望。

在那些妃嫔宫女中,与裴寂关系最密切的要算是张、尹二妃了。说来她们已经不年轻了,已经二十七、八岁了,她们是开皇年间进的宫,那时才十一、二岁,豆蔻年华,美艳逼人,可是运气不好,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宠幸,她们的青春就在这无数的希望与失望当中度过,从长安到洛阳,从东都到太原,如今,没了希望,也无所谓失望,已是心如死灰了。

但在裴寂看来,她们却具有其它妃嫔所没有的特殊魅力。她们融娇艳与成熟于一身,铸哀怨与忧伤于一炉,叫人一望而怦然心动。裴寂喜欢听她们诉说,陪她们叹气。她们也把裴大人当知己,他是她们认识的,可以谈话的唯一真正的男人。

这天早上,裴寂正想到宫里去走走,这也是例行工作,他通常是先到宫里,然后再到仓城,这就是他一天的公干了,然后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近他下围棋下出了瘾,想找一个人来下一下,比比高低,本来想到留守府找李渊,他是他围棋的老对手,分不出高低,叫棋逢对手,但最近他们下棋,往往是裴寂输的多,输的不是棋艺,是气势。听说李渊又去晋祠了,这未免有些扫兴。

副宫监府第就在晋阳宫的边上,与晋阳宫相比,这里就像是一座小土地庙。但就府第本身,它还是很气派的。正门三开间,水磨的墙面,精雕细琢,门上的兽环也很别致,而且金黄闪亮。这可以看出主人颇重视生活享受。

李世民与刘世龙在门口下马时,裴府的仆人立即跑进去报告了。正在穿官服的裴寂立即把官服脱掉,穿着便服迎了出来,他已经决定不到晋阳宫去了,反正也没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无非是走一走而已。

裴寂把李世民、刘世龙迎到客厅坐定之后,说:“二位仁兄光临,敝舍生辉,我感到很高兴。”“到尊府拜访,是世民很早的愿望,只是怕打扰大人,不敢来。”李世民说。

“那里的话,我也没什么公务,正盼着有人来聊聊天哩!"

裴寂说着,想起刘文静对他说过,这李世民不是等闲之辈。他再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的确一表人才。但他与他的父亲李渊是朋友,自然也就把李世民看小了一辈,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能有多大的能耐呢?

刘世龙在一边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嘴边掠过一丝冷笑。他说:

”公子知道大人棋艺极高,想来与大人试试高低。“”岂敢,我是来向裴大人请教的。“李世民说。”摆棋侍候!“裴寂大喜,高声道。

摆棋盘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郎,看样子是裴大人的侍妾。裴寂的棋具虽比不上他送给李渊的那副名贵,却也是棋中上品,青白瓷棋盘在当时是最好的工艺品了。

李、裴二人纹枰而坐。

“这不叫对弈,这是学弈,请大人手下留情。”李世民说。

“尊公是弈林高手,将门出虎子,公子也一定棋艺高超,还是请公子多多指教才是。”裴寂说。

“孔子有博弈之说。二位何不行孔子之道,亦博亦弈,以弈为博,岂不妙哉!”刘世龙说。

“刘大人说的是。”李世民接口道:“可惜我没有带钱,裴大人又是高手,输了,脱掉衣服也走不出裴府大门啊!"

”这样吧,“刘世龙说:”今天二位对弈,我出资,谁输都由我来出钱,如何?不图别的,只图个痛快!"

说着,便从袖子里拿出几锭金子,摆在棋盘边上。裴寂知道刘世龙是晋阳首富,且为人豪爽,从不看重阿堵物,凡事只求痛快,也就不说什么。

围棋棋局从十三道、十五道、十七道,到了东汉之后就已经流行十九道了。横十九道,竖十九道,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李世民执白子,一开始就纵横布阵,锐不可挡,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裴寂也不示弱,从容布阵,沉着应付,步步为营。裴寂想,李公子年轻气盛,切不可赢他第一局,败了他的棋兴,便故意放了一着闲着,破了一个缺口,李世民穷追不舍,不到一炷香的工夫,裴寂便输了。

刘世龙把一锭金子移到李世民的一边。

第二局,裴寂占了先。他一着紧似一着,变化无穷,妙着连连,杀得李世民只有招架之力。刘世龙在一边说:

“公子沉着,还有挽回的可能。”

李世民却一再摇头。头一摇,手就乱,手一乱,便很快地露出了破绽。裴寂微微一笑,把棋眼堵死了。李世民连叫“该死”,就在他叫“该死”的时候,刘世龙把他那一边的金子挪到了裴寂的这一边。

接下去裴寂连胜三局。刘世龙把带来的金子全都留在裴寂府中。

临走时,李世民对刘世龙说:

“这金子就算我先欠你的。明日再来。我就不信,我会再输给裴大人。”

李世民连着来了三天,输掉了几两金子。

晚上,裴寂静静地回忆白天的棋局,心中觉得蹊跷,以李世民的棋艺不致于盘盘皆输,而且有几次明显的破绽。这么说,他是有意输给我的,从开始就是一个计谋,他们是有意送金子给我的。那是谁的主意呢?是唐公吗?不可能。唐公要我办事,直言就是了,不必绕这么个弯子。那么是李世民自己的意思了。他为什么巴结我?裴寂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不管什么目的,他裴寂都不会拒绝,为什么要拒绝呢?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更何况,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是人之常情。他想着法子给我送金子,我当然也要为他做点什么。做什么?等他开口吧!

李世民还是常常来,还是常常输,除了下棋,便是喝酒,大家搞得很亲热。裴寂不动声色,微笑地等待着他开口。终于有一个晚上,下完棋,喝了酒,李世民开口了:

“裴大人,晚生有一事相求,不知大人是否肯帮助?"

”公子有何困难尽管说,只要我裴某能做到的,在所不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