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千门36天局 > 第10章 兵起晋阳(第6页)

第10章 兵起晋阳(第6页)

沓玉看着他,一言不发,仿佛不知道他是谁。

刘文静把她带到李府。

李渊看到沓玉的一刹那间,心尖颤了一下,可是他很快就平静下来。

“沓玉,我知道你恨我,我也不与你计较,你那报仇的想法是十分愚蠢的。胡标喜欢你,我就把你许配给他吧!“李渊说。

胡标在一边听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沓玉的心里酸溜溜的。是的,她曾经十分渴望和胡标生活在一起,但那完全是另一回事,那是他们两个离开这混浊的世界,远走高飞,到一个没有仇恨、没有阴谋、没有杀戮的地方去。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胡标不愿意跟她走,他要立功建业,他要荣华富贵。他们虽然相爱,但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胡标见沓玉站着不动,挪过去拉着沓玉的袖子,要她赶快跪下来谢恩。沓玉挣脱了他的手,说:

”老爷,如果您还可怜沓玉的话,您就让我到晋祠去吧。沓玉愿终生出家,以消除我的罪孽。“

李渊想起慧贞师太的话,说”沓玉属于悬瓮山,属于晋祠。“这也许是命里注定的吧,那就让她去吧。再说,让她出家,比让她出嫁,他的心里更好受一些。

”那就成全你吧,让你上晋祠。“

沓玉跪了下来。

胡标则站了起来,他感到不可理解,用困惑、祈求的眼光看着老爷。

”胡标,她既然想出家,就让她去吧。“李渊说:”只要你跟着我,还怕以后没有荣华富贵,有了荣华富贵,还怕没有美女如云?";

事到如今,胡标也只有点头的份了。剪除了起义的主要障碍,所有人都主张立即起义。李渊说:

“有两件事还没有办好,不能起义。一是北边的突厥,二是南边的李密。我必须得到他们的合作与支持。”

刘文静自告奋勇地说:

“突厥那里,我可以去一趟。始毕是一个小人,只要我们给他一点好处,他是可以和我们配合的。”

“好。就请刘大人走一趟。”李渊说。

李渊把他早已写好的信交给刘文静。

接着大家就议论谁去出使李密。李渊说:

“南边的路途遥远,而且多有危险,还是让胡标去一趟吧,先送一封信,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大家没有异议,事情就先这样定了下来。

这一天早上,李渊正与裴寂下棋,忽报李建成等到,李渊跳了起来,说,这盘棋就算我输了。说着跨出中厅,迎将出来。万氏率着众人早已上了台阶,见李渊出迎,便都跪了下去。李渊甚是高兴,一一扶起。大家进了中厅坐定,李渊问:

“怎么不见智云?";

李建成、李元吉等再次起身跪下,连说”孩儿不孝“,坐在一边的万氏早已泣不成声。柴绍把智云失散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

李渊听罢,默然无声,眼泪却滚滚而出,顺着胡须落在胸襟上。大厅一片寂静。好一会儿,柴绍才说:”吉人自有天相。“大家也都纷纷说了一些安慰的话。李世民则忙着安排派人四处寻找。

晚上,李渊与万氏相对无言。两人都不知道怎么来安慰对方。好一会儿,万氏才说,”老爷保重,还有许多大事等着老爷去做哩。“

李渊长叹一声,说:

”三郎十六岁就病死,如今又丢了五郎,五郎可是还不到十四岁的小孩啊!而且是那样的聪明,颇善骑射,兼能书奕!难道我李渊做错了什么事,应该受到老天的惩罚?";

“老爷千万不要这么想。”万氏说:“凡事都有定数,人寿也不例外。妾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在老爷身边耳闻目濡,多少也懂得一点道理,老爷是要办大事的人,不可在关键时刻埋怨上苍,动摇了办大事的决心。“

李渊动情地抚摸着她的手,说:

”我知道你的心里也很苦,哪有做母亲的不思念自己的亲生儿子。你能这样劝慰我,我十分感激。“

万氏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说:

”怎么不见沓玉?";

李渊叹了口气,把沓玉的事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说得万氏感叹唏嘘,说:

“这也是她的命。”

两人再叙了一些别后情怀,解衣就寝。

有道是,久别胜似新婚。在这宁静的初夏之夜,年过半百的李渊,即将举事的李渊,承受了许多精神压力的李渊,在万氏温柔的抚慰下,进入了沉沉的梦乡。刘文静果然不负使命,始毕可汗表示愿意和亲,并派来了使者,带来了良马千匹。此时,李渊正急需战马。一支机动的骑兵部队对于赢得的胜利是至关重要的。但李渊只买了一半的马。刘文静感到不解,李渊说:

“胡人贪得无厌,其马多不胜数。我故意少买,以贫相示,也表示不急于用马。不能让胡人的贪欲无限制地膨胀起来。”

以后,李渊又派刘文静前往突厥求援,曾私下对他说:

“突厥大兵一来,百姓必遭祸殃。我受其援军,不过为取其声势以相助,又防止刘武周引为边患。其兵不可多,数百足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