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年代:开局洪灾,打捞绝美村花 > 第423章 新产业新技术(第2页)

第423章 新产业新技术(第2页)

阳光洒在水面上,跳跃着金色的光斑,也映照着岸上每一张饱含期待的脸庞。

林允棠挺着大肚子,站在人群里,手轻轻抚摸着腹部,看着塘水中自由游弋的鱼苗,笑得很开心。

鱼苗终于全部放入了大塘。

“成了!”邓通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兴奋地捶了一下旁边武奇的肩膀,却忘了武奇肩上还有伤。

“嘶——你小子!”武奇疼得龇牙咧嘴,但脸上也带着笑,“轻点!不过……看着这些小家伙,这疼也值了!”

吴会计小心翼翼地避开泥泞,走到陈兴平身边,递给他一块干布擦手,低声道:“兴平,苗是放进去了,可这……这养鱼的章程,咱是真抓瞎啊!光知道喂草,可喂多少?啥时候喂?水要咋管?这要是伺候不好……”

钱向东接过布,用力擦了把脸和脖子上的水珠,说道:“吴会计,路是人走出来的。咱没养过,那就摸着石头过河!孙技术员给了些法子,咱照着做,边做边学!”他转向岸上,提高了声音:“老少爷们儿!鱼苗下了塘,这才刚开个头!往后,这塘里的鱼,就是咱全村人的饭碗!大家伙儿都得拿出伺候庄稼的精细劲儿来伺候它们!割草、巡塘、看水色,一样都不能马虎!特别是晚上,得有人轮班守着!这塘,就是咱的命根子!”

“放心吧钱叔,割草我包了!保管喂得它们肚儿圆!”陈其第一个拍着胸脯响应。

“晚上我跟我爹轮班守夜!”一个半大孩子也昂着头喊。

“对!守好了!看哪个王八蛋还敢来使坏!”

这话立刻引起一片附和,显然刘老黑堵渠的事给大家心里都留了根刺。

怕又有人来破坏池塘。

养鱼的“学徒”生涯,就在这种带着憧憬和几分茫然的氛围中开始了。

割草成了村里半大孩子和妇女们的头等任务。

每天天蒙蒙亮,河滩上、田埂旁,就晃动着他们挎着篮子、背着竹筐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鲜嫩的鹅肠草、浮萍、水葫芦是鱼苗们最好的“开口粮”。

刚开始,大家没经验,要么割得太多,草扔进去吃不完,烂在水里发臭;要么割少了,小鱼苗饿得围着塘边打转。

陈兴平就蹲在塘边观察,发现鱼苗吃食最欢是在清晨和傍晚。

他定下规矩:一天喂两次,早上日头刚出来,傍晚太阳落山前。喂的量,看水面,草撒下去,小半个时辰内能被抢食干净最好,若有剩余,下次就少喂点。

水色的变化更是牵动着全村人的神经。

清澈见底的水,没两天就微微泛起了绿意。

李老蔫叼着烟袋,蹲在塘埂上看了半天,忧心忡忡:“兴平,这水……是不是太肥了?我听说水太肥了,鱼容易得病,还会‘翻塘’!”

陈兴平心里也打鼓。

他想起孙技术员提过,水色以“茶褐色”或“淡绿色”为佳,太清说明没肥力,太绿太浓则危险。

他赶紧组织人手,砍了些柳树枝条,捆成把,沉入塘中几个角落。

“这叫‘挂枝’,能吸附水里多余的肥气,还能让小鱼苗躲藏。”

这是他从邻村一个老渔把式那里打听来的土法子。

几天后,水色果然由浓绿转成了清爽的淡绿,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后,塘埂上湿滑不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