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张峦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这会儿他也发现了,自己以前那套装糊涂或是装孙子的办法,在儿子这里起不了丁点儿作用,毕竟在他看来,儿子就是个能掐会算的妖孽。
在这前提下,自己的气势先天就弱了,好像做什么事都会被看透,索性也就不装了。
“你既在此,我也就跟你说,为父现在正式晋升为礼部右侍郎,陛下让我去礼部当差。”张峦道,“出宫前,你姑夫徐琼还与我说,让我不要支持徐溥入阁,说那个人不行还让我要把握好时机我也不知道他是几个意思。”
张延龄笑道:“他是不是得知你不想入阁,非常欣慰,马上就说了这番话?”
“你怎么知道?”
张峦脱口而出,随即又道,“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你就明说呗。”
张延龄道:“这你还用得着问么?稍微想想就知道咱这位姑夫他自己想入阁,或者说是想接替你入阁,当你在内阁的话事人等万安和刘吉退下去后,他想当首辅呢!”
“啊?”
张峦很惊讶。
张延龄皱眉问道:“怎么这个很难猜出来吗?”
张峦摇头道:“不可能,你姑父在南京当了那么多年的官,一个边缘化的人物,凭啥就觉得自己有资格入阁?还想当内阁首辅?翰林院那么多人,几时轮得到他?”
“爹,你是糊涂了吗?徐姑父在南京当的什么官?”张延龄问道。
“他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嘿,好家伙好像跟我是同一个官,不过我是负责北边翰林院的。”
张峦恍然大悟,笑呵呵道,“这么说起来,他也算是馆阁出来的人,想入阁好像很正常好家伙,这么多弯弯绕,原来是这样那你说,为父要支持他入阁吗?”
张延龄摇头:“不行,不能支持他入阁!”
“啊!?”
张峦惊讶地问道:“为何?我不入阁,找个进士出身且德高望重,以后遇事能与我商议的亲近之人入阁,有何不好呢?”
张延龄道:“就算徐姑父想入阁,也得排在某些人后面就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太子登基,你以为什么都能搞定吗?”
“啥意思?”
张峦茫然地问道。
“我这么说吧,太子倒是想把朝廷上下都换上他自己觉得可托付重任的人,也就是亲信,但你觉得可能吗?”
张延龄道,“就说万安和刘吉,他二人身为文臣之首,虽支持太子,但他们担任阁臣多年,背后编织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中各派势力交织纠缠在一起,你得一点点,小心翼翼往外拆,一旦动作大了,就容易把吸收营养和水分的根系挖断,导致整棵树枯死,而朝廷就是这棵参天大树。”
张峦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徐琼入阁,等于是刀子挥得太狠,属于自毁长城,实不可取?”
“对。”
张延龄道,“之所以让你支持徐溥,是因为徐溥不但是朝中翰林院体系所支持的对象,也是万安和刘吉所能接受的人选,其可说是左右逢源。
“反观姑父徐琼,长居南京,离开中枢太久了,在朝中没什么根基。他一上来就想入阁,跳过那么多人、那么多股势力,这一步迈得太大,朝廷非得出乱子不可
“真要扶持他上位,还不如爹你自个儿上呢。至少你作为国丈,又在多个衙门供职过,那些所谓的奸党、佞臣,都会投靠到你门下,寻求你的庇护,可以自成一党,你上位的话更顺理成章些。”
(本月最后四个小时,求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