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怀恩摇头苦笑。
本在等着张峦举荐朱永、张懋,再或是举荐那些亲近他,或是给他送过礼的人,落张峦一个私通武臣的口实。
再或者怂恿张峦亲自去,把他暂时调离京师,一方面不让他留在京城捣乱,另一方面则让不懂军务的张峦到西北后出大丑。
结果张峦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不知进退”,竟举荐了个比他更不着调的李孜省?
看起来怀恩的阴谋是得逞了,但他却觉得要是我也同意张峦推荐的人选,我就是在拿大明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怀恩定了定神,问道:“张国丈,您怎么觉得李孜省适合领兵呢?”
“我没说他适合领兵啊!”
张峦显得莫名其妙,“我本来是说,以勋臣武将去西北完成这次押送粮草的差事,但既然说必须要安个文臣,我就提醒,之前不是有李孜省和覃昌往西北?这会儿他们应该都过大同镇城了吧?他二人,一个是文臣,一个是中官,要是再加一个武勋的话那人员不就齐备了?”
“你”
怀恩瞬间无语。
朱祐樘却眼前一亮,颔首道:“怀大伴,我倒觉得,岳父说得有几分道理。”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怀恩赶紧劝阻。
朱祐樘却抬手:“我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你怕李孜省和覃昌不能胜任差事,是吗?其实无妨的。
“即便不派人统兵,这批粮草也需要有人押送啊,那何不选个勋臣武将带兵押送粮草,等到了西北后,可着李孜省和覃昌见机行事,协同一起防备外夷来犯,有何不可呢?”
“不行。”
怀恩态度异常坚决。朱祐樘用诧异的目光打量怀恩,好一会儿才道:“可是怀大伴,之前你明明说过,事情不宜扩大,不然的话光是调去西北将士的开销,朝廷就承担不起。
“我在想,要真想把开销降到最低,那就得从西北就地征集兵马,以西北将士为基础,来打一场有可能发生的战事,不是吗?”
“我”
怀恩突然发现,这对翁婿在某些思路上,真就是一个路数下来的。
都快把他给整郁闷了!
“既然兵将都是西北出的,眼下李孜省和覃昌已经先行一步,让他们领一个当地的官职,就地征调,不挺好的吗?”
朱祐樘道,“至于京师这边,派人运送粮草前去,真遇上鞑靼来犯,就大张旗鼓打上一场,若遇不到就例行公事如此京营也就不必抽调太多兵马,还能顺利完成任务。我觉得,这样再好不过。”
怀恩目瞪口呆,讷讷无言。
朱祐樘和张峦却相视一笑,就这么愉快地商定了他们认为合适的西北用兵战术。
等张峦出宫后,怀恩才回过神来,赶紧向朱祐樘提出反对意见。
“陛下,以李孜省督军西北军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来是因为此人之前从来没有治军的经验,二来则因为他并非科举出身,实在是难以服众。在用兵之事上,必须要保证统兵者的威望。”
怀恩情真意切地道。
朱祐樘问:“怀大伴,你的意见也算中肯,可为何不在岳父在的时候,当着他的面提出来呢?”
怀恩一时语塞。
刚才张峦在,人家翁婿不管谈什么,都显得那么和谐。
一个说,一个就在旁边表达认同,就差一个鼻孔出气了。
那时候我都快被你们给气糊涂了,哪里还有心思反对?
就算要反对,也得等张峦走了,这样我提出自己的看法,才不会有人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