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拱手)老祖宗的智慧,那是无穷无尽。今天给您讲了“去爪”和“彻衣”,您要是有兴趣,下次再接着聊。
老孙:(笑着回应)好嘞,期待下次。
(两人鞠躬下台)
相声《灵枢刺节真邪之解惑与五邪刺法》
角色:
1。逗哏:小岳
2。捧哏:老孙
第一部分:解惑
小岳:(上台,满脸笑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们又来啦!
老孙:(跟上台)没错,今天继续给大伙讲《黄帝内经》刺节真邪里的知识。
小岳:(神秘地)今天讲讲这“解惑”,您说这人咋就会迷惑呢?
老孙:(疑惑)这迷惑的原因可多了,您说的是哪种?
小岳:(模仿古人语气)“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歧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老孙:(连忙摆手)打住打住,您这一大串文言文,我都晕了。
小岳:(笑着解释)就是说啊,人要是受了大风侵袭,血脉就会出现虚实不平衡的情况,身体忽轻忽重,站不稳,躺不下,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上上下下、翻来覆去,比迷惑还严重。
老孙:(惊讶)哟,这病可够折腾人的,那咋“解惑”呢?
小岳:(一本正经)歧伯说了,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就是把多余的邪气泻掉,补足不足的正气,让阴阳平衡,用这种针法,比解开疑惑还快。
老孙:(感叹)这中医的针法,还能治这种怪病,真厉害。
第二部分:五邪刺法
小岳:(接着说)除了“解惑”,这刺节真邪里还提到了五邪刺法。
老孙:(好奇地)哪五邪啊?
小岳:(认真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就是说有痈肿的病、邪气亢盛的病、正气虚弱的病、热性病、寒性病,这五种邪气。
老孙:(追问)那针对这五邪,咋刺呢?
小岳:(兴致勃勃)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这刺痈肿啊,不能迎着邪气正盛的时候刺,要改变病人的性情(此处“易俗移性”可理解为引导病人调整心态配合治疗,简单解释给观众)。要是没出脓,就换个方法,让邪气散去。
老孙:(点头)嗯,有道理,那其他的呢?
小岳:(继续说)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刺大邪,就是邪气亢盛的病,要逐渐削弱邪气,在阳经的分肉之间针刺。
老孙:(认真听着)那小邪呢?
小岳:(笑着说)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就是刺正气虚弱的病,要补正气,让身体强壮起来。
老孙:(追问)热邪和寒邪呢?
小岳:(耐心解释)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就是要让热邪发散出去。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就是用温和的手法,让寒邪散去,让正气留存。
老孙:(竖起大拇指)您这一讲,我对中医刺法又多了不少了解。
小岳:(拱手)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咱们得好好了解。今天就讲到这儿,下次再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