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镯事件更是凸显了她的懵懂无知。如果坠儿真的偷了镯子,那说明她年纪小,心智不成熟,无法抵御珍贵物品的诱惑。她没有充分认识到偷东西在贾府是严重的过错,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她可能天真地以为,偷偷拿了镯子不会被现,或者觉得即使被现了,也不会有太严重的惩罚。而如果是捡到镯子未上交,同样体现了她的单纯。她没有想到要及时归还失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是简单地将镯子留在自己身边,最终导致被冤枉为小偷。
坠儿的这种单纯与懵懂,使她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如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不懂得人心的险恶和规矩的严格,只按照自己简单的想法行事。这也注定了她在面对各种事情时,容易陷入困境,最终成为封建礼教和贾府规矩的牺牲品,被无情地撵出贾府,结束了在怡红院相对安稳的生活。
2.自私与短视
坠儿的自私与短视在滴翠亭被偷听事件和偷镯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滴翠亭,小红与坠儿密谈贾芸传帕之事,不巧被薛宝钗偷听。为摆脱嫌疑,小红急中生智,谎称在说男女私情,让偷听者不敢声张。此时,坠儿不仅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顺着小红的话继续调侃,全然不顾可能带来的后果。她只图一时嘴上的痛快,没有考虑到若此事被泄露出去,会给小红和自己带来怎样的麻烦。这种只顾当下玩乐,不考虑长远影响的态度,充分显示了她的短视。
而偷镯行为更是她自私自利的典型表现。若坠儿真的偷了平儿的虾须镯,那便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财物的欲望,全然不顾贾府的规矩和他人的利益。她身处怡红院,本应珍惜这份相对安稳的差事,通过踏实工作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她却选择了走捷径,妄图通过偷窃来获取财富。她没有想到,一旦事情败露,不仅会失去在贾府的工作,还会背负偷盗的恶名,影响自己的一生。
即便坠儿是捡到镯子未上交,也反映出她的自私。她没有将捡到失物归还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而是想着将镯子据为己有。她只看到了镯子能给自己带来的物质利益,却忽略了这种行为可能引的一系列问题,如被他人现后的惩罚、对自己名誉的损害等。
坠儿的自私与短视,使她在处理事情时只关注眼前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展和可能面临的风险。这种性格缺陷,最终导致她在贾府的生活走向了悲剧,被撵出贾府,失去了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活。
3.勇敢与担当
在《红楼梦》里,坠儿帮小红传情的行为,展现出她在追求自由与爱情方面的勇敢和担当。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男女之间私下传情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一旦被现,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然而,坠儿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她深知帮助小红和贾芸传递手帕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出于对闺蜜的支持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她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她勇敢地穿梭于两人之间,将彼此的心意准确无误地传达,为他们的感情展搭建了桥梁。
坠儿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挑战。在那个时代,丫鬟们的命运往往被主人掌控,她们没有太多的自由和权利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坠儿却敢于打破这种束缚,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小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这也是她担当精神的体现。她没有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拒绝小红的请求,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朋友两肋插刀。她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风险,但她依然选择坚守承诺,完成传情的任务。
尽管坠儿后来因为偷镯事件被撵出贾府,但她在传情事件中所展现出的勇敢和担当,依然值得我们肯定。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即使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这种渴望也从未熄灭。
4.洒脱与随性
在滴翠亭被偷听事件中,坠儿洒脱、想得开的性格特点展露无遗。当小红与她密谈贾芸传帕之事被薛宝钗偷听后,小红为摆脱嫌疑,谎称在说男女私情。此时的坠儿,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惊慌失措、忧心忡忡,反而顺着小红的话调侃起来。
她似乎并未把这件事的潜在风险放在心上,没有过多地去担忧被偷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她看来,生活中的这些小插曲不过是过眼云烟,没必要为此愁眉苦脸。这种对事情的豁达态度,体现了她洒脱随性的性格。
坠儿没有被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谨小慎微、畏畏尾。她以一种轻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波折,不把烦恼长久地放在心里。即便身处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她依然能保持自己的那份随性,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规矩完全左右,这在众多丫鬟中是十分难得的。
五、坠儿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1.与小红的闺蜜情
在怡红院众多丫头中,坠儿与小红结下了深厚的闺蜜情。平日里,她们一同当差,一同休息,无话不谈。小红虽有积极上进之心,在怡红院努力寻求展机会,却常遭众人排挤,而坠儿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支持和鼓励。两人在闲暇时光,会分享彼此的心事和梦想,小红会向坠儿倾诉自己渴望出人头地的想法,坠儿则会认真倾听,并表达对小红的理解。
在传帕事件中,她们的合作更是展现了这份闺蜜情的深厚。小红对贾芸心生爱慕,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与他交流。坠儿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充当起了两人之间的信使。她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在小红和贾芸之间传递手帕,促成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坠儿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确保手帕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对方手中。
她们之间的友情基础,先源于共同的身份和处境。两人都是怡红院的小丫头,地位卑微,在贾府中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限制。相似的经历让她们彼此理解,相互依靠。其次,小红的上进和坠儿的单纯形成了互补。小红的积极进取为坠儿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活力和希望,而坠儿的单纯善良也让小红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最后,她们在相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小红相信坠儿会为自己保守秘密,认真完成传帕的任务;坠儿也相信小红不会辜负自己的帮助,会在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份信任使得她们的友情更加坚固,成为彼此在怡红院生活中的重要支撑。
2.与晴雯的主仆冲突
在《红楼梦》里,晴雯现坠儿偷镯后的惩罚行为,可谓是激烈而直接。当平儿告知麝月坠儿偷了虾须镯一事,晴雯本就在病中,听闻此事后顿时怒不可遏。她不顾自己身体不适,立刻将坠儿叫到跟前。
晴雯性子刚烈,眼里容不得沙子。她先是用一丈青狠狠地扎坠儿的手,疼得坠儿哭哭闹闹。接着,她毫不留情地将坠儿撵出了怡红院,还说要让她知道偷东西的下场。晴雯的这一系列举动,动静极大,使得整个怡红院都知晓了坠儿偷镯之事。
两人之间冲突的原因,先在于晴雯的性格。晴雯向来心高气傲,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求极高。她认为在怡红院当差的丫头们都应该本分守己、洁身自好。坠儿偷镯的行为,在她看来是严重违反了规矩和道德准则,是对怡红院名誉的损害。晴雯无法容忍这样的行为存在于自己身边,所以才会如此愤怒地进行惩罚。
其次,坠儿的行为也挑战了晴雯在怡红院的权威。晴雯在怡红院地位较高,是宝玉身边得力的大丫鬟,她一直努力维护着怡红院的秩序和风气。坠儿的偷窃行为,无疑是对她权威的一种挑衅。如果不加以严惩,晴雯担心其他丫头会效仿,从而破坏怡红院的规矩。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阶层矛盾。晴雯虽然也是丫鬟,但她在怡红院地位相对较高,与宝玉关系亲近,因此有一定的话语权和管理权力。她代表着贾府中相对上层的丫鬟阶层,维护着贾府的规矩和利益。而坠儿则是底层小丫鬟,地位卑微,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偷东西。她的行为反映了底层丫鬟在艰难处境下的无奈和挣扎。晴雯对坠儿的惩罚,实际上是上层丫鬟对底层丫鬟的一种打压,是阶层之间矛盾的体现。这种阶层矛盾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无处不在,最终也加剧了坠儿命运的悲剧性。
3.与平儿的间接关联
在坠儿偷镯事件中,平儿的处理方式展现出她的精明与周全。当现虾须镯丢失后,平儿深知此事若闹大,不仅会让王熙凤知晓后大雷霆,还会在贾府掀起轩然大波,影响府里的和谐。所以,她选择暗中查访,让园子里的妈妈们悄悄寻找镯子下落。
当宋嬷嬷告知镯子在坠儿那里时,平儿没有声张,也未深究镯子如何到了坠儿手中,便直接认定是坠儿偷了镯子。她让麝月找机会打坠儿出去,希望尽早解决此事,避免节外生枝。平儿的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王熙凤的面子,又避免了事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也给了怡红院一定的面子。
然而,平儿的处理对坠儿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平儿没有将此事公开宣扬,但坠儿偷镯的事情还是在怡红院传开了。晴雯得知后,怒不可遏,对坠儿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将她撵出了贾府。坠儿原本在怡红院虽地位不高,但生活相对安稳,经此一事,她失去了这份差事,还背负了偷盗的恶名。此后,她的生活陷入困境,无人敢用,命运急转直下。平儿的处理虽出于好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加了坠儿悲剧命运的到来。
六、坠儿命运的悲剧性
1.被撵出贾府的结局
坠儿被撵出贾府后,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作为家生奴才,她没有独立的户籍和财产,被撵走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和生活来源。她可能会被家人嫌弃,毕竟在封建观念里,偷盗是极大的耻辱,家人或许会觉得她败坏了家族名声,不愿接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