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莺儿的基本信息
1.姓名由来
莺儿原名黄金莺,“黄”姓在古代有尊贵之意,“金”象征着珍贵、高贵,“莺”则代表着活泼灵动、婉转悦耳,整个名字寓意着她如同金色羽毛的莺鸟般珍贵且充满活力。宝钗觉得“黄金莺”拗口,便将其改为“莺儿”,这一改动虽随意,却更显亲昵活泼,洋溢着欢快的气息,也与莺儿天真烂漫的性格相契合。
从文化寓意来看,莺鸟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灵动的象征。在诗词里,莺啼往往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作者用这样的名字赋予莺儿美好的品质,也暗示了她在《红楼梦》这个复杂世界中,如同灵动的莺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2.身份背景
莺儿身为薛宝钗的贴身丫鬟,与薛家关系紧密,是薛家在贾府生活的重要随从之一。薛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在当时的社会中颇具地位,莺儿身处其中,也有一定的身份和待遇。
来到贾府后,莺儿与贾府众人有了诸多交集。她见证着贾府的繁华与衰落,也参与到府中的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在贾府,她的地位在宝钗屋内算是较高的。她承担着照管宝钗饮食起居的重任,时刻留意宝钗的行踪,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找到人。同时,她还负责保管宝钗的衣物钗环、银钱等物品,管理屋内的小丫头并分派工作,协调与外头婆子们的关系,俨然是宝钗屋内的“管家”,代表着宝钗的形象处理内外事务。
二、莺儿的性格特点
1.天真活泼
莺儿的天真活泼在她与宝玉、贾环的互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宝玉来看宝钗,两人在屋里闲聊时,宝钗多次让莺儿去倒茶,她却充耳不闻,站在一旁听得入迷,还明目张胆地参与到两人的交流中,毫无丫鬟的拘谨。这种行为看似失礼,实则体现出她天真无邪、不拘小节的性格。
在与贾环玩掷骰子时,贾环输了耍赖,莺儿毫不畏惧地据理力争,指责贾环“输了就耍赖,这算什么”。她没有因为贾环是主子而有所忌惮,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展现出活泼好动、敢说敢做的一面。
莺儿的言行举止充满了孩子气,她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她的天真活泼为《红楼梦》中压抑的氛围带来了一丝轻松和欢乐,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被封建礼教完全束缚的少女形象。她的存在,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贾府这个复杂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纯真。
2.心灵手巧
莺儿在手工技艺方面堪称一绝,打络子、编花篮等活计都不在话下。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她向宝玉详细讲述打络子的技巧和样式,从不同的打法到各种花样,说得头头是道,足见其对打络子技艺的精通。她能根据不同的物品和需求,打出合适的络子,如给宝玉的通灵宝玉打络子,考虑到宝玉的喜好和身份,设计出美观又实用的样式。
在编花篮方面,莺儿同样表现出色。第五十九回中,她与蕊官在柳堤边走边编花篮,翠叶鲜花在她灵巧的双手中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花篮,令人赏心悦目。她不仅手艺精湛,还对色彩搭配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谈论打络子时,她提到络子颜色与所装物品颜色的搭配,如用松花配桃红,葱绿配柳黄等,展现出不俗的审美眼光。
这些技能让莺儿在贾府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众人的赞赏。她的手巧不仅为宝钗增添了光彩,也让她在丫鬟群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同时,这些技能也是她在贾府生活的一种保障,使她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得到主子的信任和喜爱。
3.直率大胆
莺儿的直率大胆在《红楼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当宝钗看了通灵宝玉上的字后,莺儿直言通灵宝玉上的字和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儿,还说出金锁是癞头和尚送的,必须錾在金器上。她不顾宝钗的阻拦,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直言不讳的行为充分展现了她直率大胆的性格。
在与贾环玩掷骰子时,贾环输了耍赖,莺儿直接指责他“输了就耍赖,这算什么”,毫不畏惧贾环的主子身份。她不会因为对方的地位而压抑自己的想法,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莺儿这种直率大胆的性格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她的直率让她在与他人交往中显得真诚,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她的大胆也使她在面对不合理的事情时敢于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然而,这种性格也容易让她得罪人。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她的直言不讳可能会被视为不懂规矩,引起他人的反感。她在与春燕等人的相处中,就因为说话直率而引了一些冲突。但总体而言,莺儿的直率大胆为她的人物形象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4.世故圆滑
莺儿在处理与春燕等人的关系时,展现出了世故圆滑的一面。第五十九回中,莺儿折柳编花篮引春燕挨打事件。当春燕姑妈指责春燕时,莺儿称“姑妈,你别信小燕子的话,这都是她摘下来,烦我给她编,我撵她,她不去”。表面上看,莺儿是在解释事情经过,但实际上她巧妙地将责任推到了春燕身上,避免了自己被姑妈责怪。
莺儿的这种世故圆滑并非天生,而是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贾府等级森严,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作为丫鬟,她深知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宝钗作为她的主子,处事稳重圆滑,莺儿长期受其影响,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
此外,莺儿在贾府生活多年,经历了各种事情,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她明白在处理事情时不能过于冲动,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感受。这种世故圆滑使她在贾府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但同时,这也让她失去了一些纯真,变得有些世故和虚伪。不过,这也是她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无奈的选择。
三、莺儿的主要情节分析
1.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莺儿提及通灵宝玉和金锁上的字是一对儿这一情节,看似不经意,实则暗藏深意。
当时,宝玉、宝钗第一次正规见面,宝钗看过宝玉的通灵宝玉后,口内念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此时,莺儿在一旁突然说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她的这一言论,瞬间引起了宝玉的兴趣,进而引出了对宝钗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的关注。
关于莺儿的动机,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莺儿心思单纯,下意识地就说出了这番话,丝毫没有考虑到其中复杂的含义。她对宝钗极为崇敬,或许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两句话很般配,便顺口说了出来。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宝钗在背后的授意。毕竟“金玉良缘”的说法在贾府中流传已久,宝钗作为当事人,可能希望通过莺儿之口,进一步推动这一说法的传播。
这一情节对“金玉良缘”说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前,“金玉良缘”只是一种模糊的传言,而莺儿的话让宝玉和众人更加明确地意识到通灵宝玉和金锁之间的关联,使得“金玉良缘”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它在宝玉和宝钗之间埋下了情感的伏笔,也为后续两人的感情展以及贾府内部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情节也展现了莺儿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她的一句话,不经意间就影响了故事的走向。
2.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莺儿打络子的情节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她的性格和心思,对人物关系和故事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宝玉让莺儿为他打络子,莺儿先是询问装什么的络子,展现出她做事的条理和专业。当宝玉要求每样都打几个时,莺儿拍手笑道:“这还了得!要这样,十年也打不完了。”这一反应体现出她的天真活泼,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显示出她对打络子技艺的自信和了解。
在与宝玉交流打络子的过程中,莺儿详细讲述了各种打法和花样,还提及色彩搭配,如“松花配桃红,葱绿配柳黄”等,足见她心灵手巧且审美独特。她侃侃而谈,毫无拘束,进一步凸显了直率大胆的性格。
从心思方面来看,莺儿在交流中巧妙地表达了对宝钗的赞美。她提到宝钗喜欢淡雅之色,侧面展现出她对宝钗的忠诚和维护。她或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宝玉更加欣赏宝钗。
这一情节对人物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莺儿与宝玉的交流更加深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同时,莺儿对宝钗的赞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玉对宝钗的看法,为“金玉良缘”的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