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第89章 蒋玉函(第2页)

第89章 蒋玉函(第2页)

不仅如此,蒋玉菡还和袭人一同照顾薛宝钗、王夫人等。在贾府衰败、众人陷入困境之时,他没有选择置身事外,而是伸出援手,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仗义,不畏惧生活的压力和困难,愿意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蒋玉菡的重情重义,让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善良和真诚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之义和人间真情,成为《红楼梦》中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物。

四、蒋玉函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1.与袭人:俗世姻缘

蒋玉函与袭人姻缘的由来,早在汗巾交换时便已埋下伏笔。在冯紫英的宴会上,宝玉与蒋玉函初次相遇,相谈甚欢后互换汗巾。而宝玉的这条汗巾,正是袭人之物。这看似不经意的交换,实则暗示了蒋玉函与袭人之间冥冥之中的缘分。

后来,贾府衰败,贾宝玉不知所踪。在这样的背景下,蒋玉函明媒正娶了袭人。这一姻缘并非偶然,蒋玉函知晓袭人是宝玉身边的人,却依然接纳了她,这其中既有对宝玉的情义,也有对袭人的怜惜。

婚后,他们的生活或许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温情。蒋玉函对袭人百般讨好,两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他们一起照顾薛宝钗、王夫人等,在艰难的岁月里,彼此成为了对方的依靠。

这段姻缘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物角度来看,它体现了蒋玉函的重情重义。他没有因为袭人的身份和贾府的衰败而嫌弃她,反而给予她温暖和保护。对于袭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归宿,在经历了贾府的兴衰后,她能在蒋玉函这里找到安稳的生活。

从主题角度而言,这段俗世姻缘与宝玉的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宝玉选择了脱尘世,而蒋玉函和袭人则在世俗中继续生活,体验着人间的烟火气。它暗示了《红楼梦》中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走向,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平凡幸福的追求。同时,这一姻缘也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让读者在感受到悲剧氛围的同时,也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希望。

2.与北静王:赏识与协助

北静王对蒋玉函极为赏识,蒋玉函戏唱得好,在戏曲方面的才华出众,这让北静王对他青眼有加。北静王身份尊贵,却能关注到蒋玉函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戏子,足见蒋玉函的独特魅力。北静王还将珍贵的汗巾赠给蒋玉函,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他才艺的认可,更是一种特殊的恩宠,表明北静王将蒋玉函视为与众不同之人。

在蒋玉函逃离忠顺王府的过程中,北静王很可能起到了协助作用。北静王地位尊崇,在朝廷和贵族圈子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忠顺王府势力虽大,但北静王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蒋玉函若想成功摆脱忠顺王府的控制,仅靠自身的谋划是远远不够的,必然需要外界的支持。北静王赏识蒋玉函,或许出于对人才的爱惜,或许是出于其他政治目的,他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权势和人脉,为蒋玉函提供庇护和帮助。比如,北静王可能为蒋玉函提供了逃离的路线和藏身之处,或者在忠顺王府追查时,从中斡旋,为蒋玉函争取时间和空间。总之,北静王的协助在蒋玉函逃离忠顺王府的事件中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3.与柳湘莲:相似与不同

比较维度

蒋玉函

柳湘莲

身份

出身贫寒,自小在忠顺王府戏班长大,是忠顺王府的戏子,供封建权贵赏玩。

出身世家,但家道衰败、父母早逝,喜欢赌博吃酒,常出入烟花柳巷。

性格

妩媚温柔、才情出众,不妄自尊大,坚守人格尊严,重情重义。

为人清高,出淤泥而不染,嫉恶如仇。

反抗方式

外表对权贵笑脸相迎,暗地偷偷在外置办土地、建宅院,以较为温和、隐蔽的方式摆脱忠顺王府的控制,追求自由。

不顾薛蟠身后的强大势力,直接暴打侮辱他的薛蟠,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对封建社会的嘲讽和反抗。

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共性在于,都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底层,受到封建礼教和权贵的压迫,内心都渴望自由和平等,并且都以自己的方式对封建统治进行了反抗。个性方面,蒋玉函的反抗相对温和、内敛,更注重自我的保全和对自由的逐步追求;而柳湘莲的反抗则更为激烈、直接,展现出一种毫不畏惧的侠义精神。他们不同的反抗方式和性格特点,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多样性选择。

五、蒋玉函在《红楼梦》主题中的作用

1.对宝玉形象的衬托

蒋玉函堪称高配版的宝玉,从多个角度衬托出宝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在性格方面,蒋玉函的才情与宝玉相似,两人在冯紫英宴会上的交流,尽显彼此的才华。但蒋玉函更为成熟稳重,他在复杂的社交场合中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而宝玉则相对纯真率性,有时会因情绪而冲动行事。例如,宝玉在面对忠顺王府长史官的质问时,起初还想隐瞒蒋玉函的下落,最终却在压力下说出实情,这体现出他在处理危机时的稚嫩。而蒋玉函在面对权贵时,虽身处困境却能暗中谋划,寻找机会摆脱束缚,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坚韧。这种对比,衬托出宝玉性格中单纯、不谙世事的一面。

在对自由的追求上,蒋玉函和宝玉都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蒋玉函采取了实际行动,他通过在外置办土地、建造宅院,成功逃离了忠顺王府,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而宝玉虽厌恶仕途经济,追求自由的生活,但更多地是在精神层面上反抗,缺乏实际的行动力。蒋玉函的成功逃离,衬托出宝玉在追求自由道路上的迷茫和无力。

从命运走向来看,蒋玉函在经历波折后,与袭人过上了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他在俗世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宝玉最终选择出家,脱尘世。蒋玉函的俗世生活衬托出宝玉命运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宝玉无法在世俗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幸福,只能选择远离尘世,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蒋玉函从多个角度衬托出宝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使宝玉这一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2.反映社会现实与矛盾

蒋玉函的经历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诸多现实与矛盾。

先,他的遭遇展现了优伶的悲惨处境。在封建社会,优伶地位极其低下,蒋玉函虽戏唱得好,红遍天下,却只能供封建权贵赏玩,没有人身尊严可言。他们如同权贵的玩物,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忠顺王府对蒋玉函的控制,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限制了他的自由,让他时刻处于被奴役和玩弄的状态。身边优伶们的凄惨结局,更是让蒋玉函深刻认识到这种生活的可悲,从而激了他反抗的决心。

其次,蒋玉函的经历也揭示了封建权贵的荒淫无道。忠顺王府为了一己私欲,对蒋玉函进行严格的掌控,将他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北静王虽赏识蒋玉函,赠他珍贵汗巾,但本质上也是将他当作消遣的对象。这些权贵们凭借自己的权势,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和自由,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却对底层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

最后,蒋玉函的故事凸显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他出身贫寒,身处社会底层,而忠顺王府、北静王等则是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两个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和自由苦苦挣扎,而权贵阶层却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蒋玉函的反抗,正是对这种不公平社会阶层制度的挑战。他努力摆脱忠顺王府的控制,追求自由和平等,反映了底层人民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这种阶层矛盾在《红楼梦》中通过蒋玉函等人物的经历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