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衣府的审问下,马道婆交代出了许多官员家大户太太姑娘们的隐情事。官府得知后,派人抄了她的家。这一抄,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抄出了好些泥塑的草人,有的头戴脑箍,有的胸穿钉子,有的项上拴着锁子。柜子里还有无数纸人,底下几篇小账,上面记着某家应验过,应找银若干,她所得的香油钱更是不计其数。
最终,马道婆被锦衣府送入刑部监,问了死罪。她的恶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马道婆的一生,是贪婪和罪恶的一生,她的所作所为给许多人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也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令人唾弃的反面人物。
三、马道婆的性格特点
1.精明贪婪
马道婆的精明与贪婪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如同一个精明的算计者,不放过任何一个能骗钱的机会,将各方利益都纳入自己的算计之中。
在宝玉被贾环烫伤后,马道婆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赶到贾府。她先是装作不知情,见到宝玉受伤后“唬一大跳”,以此证明自己的意外,接着询问缘由并点头叹息,表现出对干儿子的关心。随后,她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一画,口内嘟嘟囔囔地持诵,展现自己所谓的法力,还称“管保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显示自己法力高强。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让贾母相信她有能力解决问题,为后续骗钱做铺垫。
当贾母询问破解促狭鬼骚扰的法门时,马道婆提出了行善和供奉两个方案。在谈到供奉西方大光明普照菩萨时,她故意含糊其辞,不直接说需要多少钱,而是列举了不同等级人家的供奉标准,从南安郡王府太妃的四十八斤油到小家子穷人家的四两半斤油,给贾母提供了多种选择。她心里清楚贾母既心疼宝玉又不想被人说偏心,于是先给贾母一个少出钱的理由,称给宝玉舍多了不好,还怕折了福,然后给出“大则七斤,小则五斤”的选项,引导贾母选择相对较多的七斤。然而,贾母最终选择了五斤,即便如此,马道婆也成功从贾母那里骗到了一笔稳定的香油钱,可见她算计之精明。
马道婆不仅对贾母如此,对赵姨娘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她敏锐地察觉到赵姨娘对王熙凤的怨气,便趁机教唆赵姨娘加害宝玉和王熙凤。她神秘地说赵姨娘没本事,暗里应该算计,让赵姨娘对她深信不疑。当赵姨娘拿出银子和写好的500两银子欠据时,马道婆毫不犹豫地收下,为了这笔钱财,她不惜使用邪术去伤害他人。
此外,在潘三保与当铺的纠纷中,马道婆同样展现出了她的贪婪。潘三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给她钱财让她对付当铺,她欣然答应并施展魔法。当铺内眷生病后,她又装作好心能治好内眷,再次从当铺捞到了十几两银子。
马道婆的精明在于她善于把握每个人的心理弱点,利用各种机会编造理由骗钱。她的贪婪则体现在无论面对谁,只要有利益可图,她都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她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她个人的丑恶嘴脸,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一些人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现象。
2.心狠手辣
马道婆的心狠手辣在《红楼梦》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她为了钱财不惜谋害他人性命,其行为令人指。
在教唆赵姨娘加害宝玉和王熙凤一事上,马道婆的狠毒尽显无遗。她深知赵姨娘对王熙凤心怀不满,便趁机蛊惑赵姨娘,称“明不敢怎么样,暗里也就算计了”。为了让赵姨娘相信她的邪术,她详细地说明了具体做法,让赵姨娘拿出写有宝玉和凤姐生辰八字的纸人,在“玉堂穴”贴上鬼脸。她根本不顾及宝玉和王熙凤的死活,只想着从赵姨娘那里拿到银子和那张500两的欠据。在她眼中,人命如同草芥,只要能获取钱财,她可以毫不犹豫地施展邪术,将无辜的人推向死亡的边缘。
马道婆的邪术果然生效,宝玉和王熙凤先是头疼,继而疯,最后奄奄一息。整个贾府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众人都为他们的生命担忧。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心急如焚,贾府上下乱作一团。这场变故不仅给宝玉和王熙凤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让贾府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除了在贾府的恶行,马道婆在插手潘三保与当铺的纠纷时,同样展现出了她的心狠手辣。她为了钱财,给当铺的内眷使魔法,导致内眷生病,让整个当铺陷入了混乱。她不顾当铺内眷的痛苦,只想着从潘三保和当铺那里获取更多的好处。她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他人的家庭,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马道婆的行为后果极其严重。在贾府,叔嫂疯事件引了贾府内部的恐慌和混乱,也让贾府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赵姨娘的行为被揭露后,她与王夫人、王熙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贾府内部的斗争更加激烈。在社会上,马道婆的恶行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愤怒,她的被拿获虽然让正义得到了伸张,但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迷信和邪恶势力的猖獗。
马道婆的心狠手辣是她性格的重要特征,她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给他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她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她个人的道德败坏,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她是《红楼梦》中一个令人厌恶的反面人物,她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复杂性。
3.善于把握人性
马道婆在《红楼梦》中堪称是把握人性的高手,她精准地抓住了贾母、赵姨娘等人的心理弱点,从而成功地进行公关和欺骗。
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可谓是无微不至,马道婆深知这一点。当她得知宝玉被烫伤后,迅来到贾府。她先是通过一系列表演,如见到宝玉受伤“唬一大跳”、询问缘由后点头叹息、持诵展示法力等,营造出自己关心干儿子且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形象。接着,她利用贾母对宝玉健康的担忧,编造出“王公卿相人家子弟暗里有促狭鬼跟着”的说法,成功勾起了贾母的恐惧心理。贾母作为贾府的长辈,自然希望宝玉能够平安长大,马道婆的这番话正好击中了她的痛点。随后,马道婆提出供奉菩萨、点海灯祈福驱鬼的建议,还列举了不同等级人家的供奉标准,让贾母在选择时陷入纠结。她又适时地给出少出钱的理由,引导贾母做出选择。最终,贾母为了宝玉的平安,答应了点海灯的事,马道婆也顺利骗到了钱财。
对于赵姨娘,马道婆则是抓住了她对王熙凤的怨恨和对自身地位的不满。赵姨娘在贾府地位低下,时常受到王熙凤的压制,心中积累了许多怨气。马道婆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她找到赵姨娘后,先是暗示赵姨娘没本事,不敢算计王熙凤,激起了赵姨娘的好胜心。然后,她神秘地提出可以用邪术加害宝玉和王熙凤,让赵姨娘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希望。赵姨娘在马道婆的蛊惑下,逐渐失去了理智,拿出银子和欠据,希望马道婆能够施法。马道婆正是利用了赵姨娘的怨恨和渴望改变命运的心理,成功地从她那里骗取了钱财。
马道婆还善于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潘三保与当铺的纠纷中,她给当铺内眷使魔法,让内眷生病,然后又装作能治好内眷,从当铺骗到了十几两银子。当铺的人在面对内眷生病的情况时,由于迷信,轻易地相信了马道婆的话,这也让马道婆的骗局得以成功。
马道婆善于把握人性的特点,使她能够在不同的人面前游刃有余地进行公关和欺骗。她利用人们的情感、欲望和恐惧,达到了自己谋取钱财的目的。她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她的精明和狡诈,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迷信和人性的弱点。
四、马道婆存在的意义
1.对情节展的推动
马道婆在《红楼梦》中虽不是主要角色,但其行为却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对情节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道婆教唆赵姨娘加害宝玉和王熙凤,引了叔嫂疯这一重大事件。她蛊惑赵姨娘用写有宝玉和凤姐生辰八字的纸人,在“玉堂穴”贴上鬼脸,施展邪术。此术生效后,宝玉和王熙凤先是头疼,继而疯,最后奄奄一息。这一事件瞬间让贾府陷入了混乱之中。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心急如焚,贾府上下乱作一团。原本平静的贾府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众人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
从家族内部关系来看,这一事件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赵姨娘的行为被揭露后,她与王夫人、王熙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王夫人对赵姨娘的怨恨更深,而王熙凤也对赵姨娘更加警惕和厌恶。同时,这一事件也让贾府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众人对赵姨娘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而对宝玉和王熙凤的遭遇则充满了同情。这种情感上的变化,使得贾府内部的人际关系更加微妙。
从故事走向来看,叔嫂疯事件为后续情节的展埋下了伏笔。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贾府内部的黑暗和腐朽,也让人们对宝玉和王熙凤的命运产生了担忧。此后,贾府的命运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一事件无疑是贾府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