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第100章 赖嬷嬷(第1页)

第100章 赖嬷嬷(第1页)

一、赖嬷嬷的基本信息

1.人物身份

赖嬷嬷是《红楼梦》里一位颇具特色的人物。她是荣国府大管家赖大的母亲,在贾府有着独特的身份。从奴仆体系来看,她属于高级仆妇阶层。早年,她或许是伺候贾母公婆的丫鬟,深得老老太太喜爱,后来嫁给管家老赖,成为赖家媳妇,夫妻二人一同为贾府管家。随着年岁渐长,她不再直接伺候主子,儿媳妇接替她成为荣国府大管家,儿子赖大也在贾府担任要职。她虽身为奴仆,却因年高且家族在贾府的地位,成为年高而又体面的嬷嬷,在贾府众人眼中有着一定的分量和特殊地位。

2.家庭背景

赖嬷嬷的家庭在贾府奴仆群体中堪称显赫。她的儿子赖大,是荣国府的大管家,手握重要权力,负责管理府中的诸多事务,在贾府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他行事稳重,能力出众,深得贾府主子信任,将府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更是家族的骄傲。在贾府的帮助下,他被选出来做了知县,成功实现了阶级跨越。这不仅让赖家在贾府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使他们在外界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赖尚荣当官后,赖嬷嬷喜笑颜开,还连摆了三日酒,头一日便请了贾母等人,足见此事对赖家的重要性。

赖嬷嬷的家庭经济实力也颇为雄厚。家中有楼房厦厅,还有一个十分齐整宽阔的花园,规模堪比小型的大观园。家里丫鬟仆妇成堆,过着奢侈的生活。这种富足的生活,在贾府的奴仆家庭中是极为少见的。可以说,赖嬷嬷的家庭在贾府的奴仆阶层中处于金字塔顶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贾府的庇佑,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存在。

二、赖嬷嬷在贾府的地位

1.与贾母的关系

赖嬷嬷与贾母的关系颇为特殊,从她们的互动细节中,能清晰看出赖嬷嬷在贾母心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在贾府,主仆等级森严,但赖嬷嬷与贾母交谈时,可告罪后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这是其他奴仆难以企及的待遇,足见贾母对她的尊重。王熙凤九月初二生日,贾母召集全家凑份子办生日宴,赖嬷嬷表示少奶奶们出十二两,自己自然该矮一等。然而,贾母却认为她们虽是奴才分位低些,但都是财主,钱比少奶奶们多,应和她们出一样的份子。这一细节不仅体现出贾母对赖嬷嬷家底的了解,更说明在贾母心中,赖嬷嬷不同于普通奴仆。

赖嬷嬷孙子赖尚荣在贾府帮助下做了知县,赖嬷嬷喜笑颜开连摆三日酒,头一日便邀请了贾母等人。贾母高兴地带着王夫人、薛姨妈及宝玉姐妹等,在赖大家花园中坐了半日。贾母能欣然前往赖家赴宴,还在其花园中游玩,足以证明她对赖嬷嬷一家的认可和亲近。

此外,赖嬷嬷能在贾母面前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贾母也会耐心回应,这种平等且亲切的交流模式,在主仆之间并不常见。由此可见,赖嬷嬷凭借着多年来在贾府积累的资历、人情世故的处理能力,赢得了贾母的信任和尊重,在贾母心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2.与王熙凤的相处

赖嬷嬷与王熙凤的相处模式,充分展现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王熙凤掌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行事雷厉风行,手段狠辣,在府中权势颇大。然而,面对赖嬷嬷,王熙凤却多了几分敬重。

有一次,周瑞家的儿子在王熙凤生日上喝醉酒,王熙凤要将其赶出府去。赖嬷嬷得知此事后,前往王熙凤府上拜访。她轻轻两句话,便替周瑞家的求了情。赖嬷嬷没有强硬地要求王熙凤改变决定,而是以一种委婉且得体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熙凤当即改口,决定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吃酒。这一情节体现出赖嬷嬷在王熙凤面前有一定的话语权,王熙凤愿意给她这个面子。

平日里,赖嬷嬷与王熙凤交流时,态度不卑不亢。她既尊重王熙凤的管家权威,又能适时表达自己的意见。王熙凤也明白赖嬷嬷在贾府的资历和地位,对她的建议会认真考虑。这种相处模式表明,赖嬷嬷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智慧,赢得了王熙凤的尊重,在贾府的奴仆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王熙凤的决策。

3.对主子的影响力

赖嬷嬷在贾府虽为奴仆,但凭借自身资历与智慧,对贾府主子的决策有着一定影响力。

在王熙凤欲将周瑞家的儿子赶出府时,赖嬷嬷前去说情。她没有直接指责王熙凤的决定,而是巧妙地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熙凤向来行事果断,可面对赖嬷嬷的劝说,还是改变了主意,将处罚改为打四十棍,且不许再吃酒。这表明赖嬷嬷的话能让王熙凤重新考量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下人的处置方式。

在凑份子为王熙凤过生日一事上,赖嬷嬷起初表示应比少奶奶们出得少,体现出她的谦逊与对主子的尊重。然而贾母坚持让她们和少奶奶们出一样的份额,这其中或许也有赖嬷嬷平时给贾母留下良好印象的因素。赖嬷嬷在贾府多年,其言行举止、处事方式可能影响着贾母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和决策。她的存在,如同贾府决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变量,虽不直接参与核心决策,但能在细微处挥作用,影响着主子们的判断和决定。

三、赖嬷嬷的性格特点

1.深谙人情世故

在《红楼梦》那错综复杂的贾府环境中,赖嬷嬷宛如一位深谙处世之道的高手,巧妙地处理着各种人际关系。

在与贾母的相处中,她展现出了极高的情商和分寸感。她深知自己虽是有一定地位的奴仆,但与贾母之间仍有主仆之分。所以在与贾母交谈时,她既不过分谦卑,也不肆意张扬。当贾母要她出钱为凤姐过生日时,她先是自谦财力不及少奶奶们,表现出对主子的尊重和谦逊。而当贾母点明她们家底厚实,应和少奶奶们出一样的份子时,她也能欣然接受,没有丝毫的不悦或抵触,这种顺势而为的态度,既给了贾母面子,又维护了自己在贾府的体面。

对待王熙凤,赖嬷嬷同样处理得恰到好处。王熙凤在贾府权势滔天,手段狠辣,但赖嬷嬷并不畏惧。当周瑞家的儿子犯错,王熙凤要将其赶出府时,赖嬷嬷前去说情。她没有强硬地指责王熙凤的决定,也没有低声下气地哀求,而是以一种委婉且得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让王熙凤既给了她面子,又能顺坡下驴改变决定。这种既不冒犯王熙凤权威,又能达到自己目的的做法,显示出她对王熙凤性格和心理的精准把握。

在贾府众多奴仆面前,赖嬷嬷则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她凭借着家族在贾府的地位和自己多年的资历,赢得了其他奴仆的敬重。她对晚辈的教导,既有长辈的威严,又有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识,教育儿孙们如何在贾府立足,如何为人处世。这种言传身教,不仅让自己的家族在贾府得以繁荣,也让其他奴仆对她心生敬佩。

赖嬷嬷还善于平衡各方关系。她在贾府的各种场合中,都能游刃有余地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互动。无论是与主子们谈笑风生,还是与奴仆们亲切交谈,她都能把握好分寸,让每个人都感到舒适和自在。正是这种深谙人情世故的能力,让她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屹立不倒,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

2.情商高会说话

赖嬷嬷情商极高,说话技巧十分高,总能在不同场合说出恰当的话,让人听着舒服又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王熙凤生日凑份子时,贾母让赖嬷嬷和少奶奶们出一样的钱。赖嬷嬷先是说:“少奶奶们十二两,我们自然也该矮一等了。”这一自谦之词,既体现了她对主子的尊重,又表现出自己的谦逊。当贾母指出她们是财主,钱比少奶奶们多时,她没有反驳,而是顺着贾母的意思,欣然接受,这种回应既给了贾母面子,又不会显得自己小气,巧妙地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

在教导贾府子弟时,她也很有一套说辞。她对宝玉说:“当日老爷小时候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还有那大老爷,也是天天打。”她用贾政和贾赦小时候的经历来教育宝玉,既拉近了与宝玉的距离,让宝玉觉得她是过来人,有经验可借鉴,又委婉地表达了对宝玉的期望,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不要像以前的老爷们一样调皮。这种用长辈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晚辈的方式,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

当替周瑞家的儿子求情时,赖嬷嬷没有直接指责王熙凤的决定,而是说:“奶奶也太胆小了。那个耗子不偷油,他不过是一时糊涂,下次再犯,二罪俱罚也不迟。”她把周瑞家儿子的错误说成是“一时糊涂”,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同时也让王熙凤觉得自己的处罚可能有些过重。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既维护了王熙凤的权威,又达到了求情的目的。

赖嬷嬷的言语总是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进行调整,既不得罪人,又能办成事,充分展现了她高的情商和说话技巧。

3.有主见有威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