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有不好的预感,“先去为少主申请护照。”
“哥,现在情况特殊,申请出境很难办理。”向南犯难。
向北沉思片刻说道:“申请条件为继承财产,交出海外一份产业所得捐给国家。”
好办法。
向南挑挑眉,“我这就去办。”
苏菲对这一切都不知情。
她以为自己留了银针,宋亦一定知道是她。
再加上,新药研究到了关键时候,接下来的时间,她全神贯注投入到实验中,将这件事抛诸脑后。
海岛,
今天是海鲜制品厂开业的日子。
渔民们早早送来凌晨打捞的海鲜。
桑梅和关丽霞,一个厂长,一个车间主任,面对几十个员工做动员大会。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共同冲锋的战友”
“今天多流一滴汗,明年就能住楼房,我们厂争取也能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属楼。”
“大家有没有信心?”
众员工齐声道:“有!”
桑梅拍拍手,“现在,大家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散会。”
“苏同志,恭喜恭喜啊。”潘鸿安带着几个人进来。
苏鸢惊喜道:“潘县长,您怎么有空过来?”
“你为我们县做出这么大贡献,一手促成海鲜制品厂,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我是一定要过来捧场的。”潘县长心里高兴啊。
多来几个苏鸢这样的好同志,他这个县长当的不知道有多轻松。
他为苏鸢介绍身边的人,“这是报社记者,对你的事迹非常感兴趣,想要采访你。”
“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方便,”苏鸢这个面子还是要给潘县长的,伸出手大大方方地打招呼,“你们好,我是苏鸢。”
记者回握,“听说您为京市农科院捐了一栋楼?久仰久仰。”
“这都是身为华国人应该做的,”苏鸢客气道。
想要捐一栋农科院,花销大的可不止是楼房,还有各种设备和实验仪器,听说这位苏鸢同志有门路,能搞到国外的先进设备。
记者们对苏鸢更加敬佩,说话都比方才客气,
“苏鸢同志,能不能麻烦你带我们参观一下海鲜制品厂?”
苏鸢满口答应,“没问题,这边请。”
这可是免费为他们厂做宣传,傻子才会拒绝。
她一边走,一边为他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