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强人记事 > 第114章 道骨仙风(第2页)

第114章 道骨仙风(第2页)

强:骨折是骨原细胞恢复的吗?

梦:是的,骨原细胞占主导,还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助。在骨折后的几天内,骨外膜和骨髓中的骨原细胞开始增殖并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组织,将骨折两端连接起来,同时软骨细胞形成软骨痂。骨折后的2-3周,纤维骨痂中的软骨细胞会逐渐肥大并开始矿化,同时成骨细胞在软骨痂的表面和内部不断分泌骨基质,并逐渐将其矿化,形成编织骨。编织骨的形成使骨折部位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破骨细胞也开始活跃,对骨折端的坏死骨组织进行吸收清除,为新骨的形成腾出空间。在骨折后的百日左右,编织骨会逐渐被板层骨所取代。成骨细胞持续在骨痂表面和内部沉积新的骨基质,使骨小梁逐渐排列整齐,符合力学要求。同时,破骨细胞不断吸收多余的骨痂组织,调整骨的形态和结构,使其恢复到接近正常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如何分布的?

梦:成骨细胞由骨原细胞分化而来,主要分布在骨骼表现形成骨膜,其次分布在骨小梁表面和骨髓腔中。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由多个单核巨噬细胞融合成多核巨噬细胞,主要分布在骨组织的吸收部位,如骨小梁表面、骨髓腔和骨膜下。成骨细胞主要负责骨组织的形成和构建,它能合成并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这些成分构成了骨基质的框架。破骨细胞主要功能是吸收骨组织,它通过分泌酸性物质使骨基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同时释放多种蛋白水解酶,降解骨基质中的有机成分,从而实现骨吸收过程。

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关系是什么?

梦: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代谢过程中相互拮抗又相互依存。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的骨组织,而破骨细胞则对旧的、受损的或不需要的骨组织进行吸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二者的活动处于动态平衡,使得骨组织能够不断更新和重塑,以适应身体的生长、育以及力学环境的变化。当骨骼受到的力学刺激增加时,成骨细胞的活性会增强,促进骨组织的形成,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和密度;同时,破骨细胞也会根据骨组织的受力情况,对一些不需要的骨组织进行适当的吸收,使骨的结构更加合理。

强:骨骼内部的骨小梁是如何形成海绵状立体结构的?

梦:先由胶原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有机成分组成,其构成了的纤维框架,然后由成骨细胞将骨基质成分分泌到细胞外,在纤维框架外逐渐形成一层无矿化的有机质层,就形成了立体的网状结构。你可以把纤维框架理解为大号的细胞间质,然后将框架外包裹一层钙化混凝土,形成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胶原蛋白的含量决定了骨骼的韧性,羟基磷灰石的含量决定了骨骼强度。儿童的骨骼中胶原蛋白含量高,骨钙含量低,儿童的骨骼韧性大,不怕摔跤。儿童在玩耍时,各种姿势摔倒都会安然无事,除非孩子缺磷缺钙导致骨骼育不良,否则儿童很少骨折。但儿童骨骼的强度不足,所以儿童不宜持重和高强度劳作。成年僵尸的骨骼中胶原蛋白和骨钙都很高,骨骼的韧性和强度都很高。而老年僵尸的骨骼中胶原蛋白和骨钙含量都大幅下降,骨骼又弱又脆,所以老年怕摔,即使轻微的摔跤也可能骨折。

强:我好像有点理解肝硬化了,肝细胞生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然后形成肝硬化,这个过程与骨小梁形成的过程何其相像。

梦:是的,肝硬化就是弱化版的骨骼化。

强:为什么内脏中只有肝脏硬化,心、肺、脾、肾则没有?

梦:因为钙归属木性,由肝脏管理,肝细胞内的钙离子最多,所以肝脏最容易硬化。

强:应该是骨骼中的钙最多吧?

梦:是的,单独算钙元素的比例,确实是骨骼中最多。我刚刚讲了,骨骼中的钙元素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羟基磷酸钙是不溶于水的沉积物,不是离子形态,而以钙离子形态分布最多的位置是钙库和肌浆网。钙库的钙离子浓度由木系统管控,钙离子不足了就由甲状旁腺素分泌升钙素,增加肾脏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当钙离子多了,就由甲状腺分泌降钙素,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及降低肾脏对钙离子的重吸收。

强:我现钙的分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细胞内的钙,由胞浆中的少量游离钙和钙库组成;二是细胞外的钙,由血液中少量的游离钙和骨钙组成。钙库就像细胞内的骨骼,尤其是肌浆网,微丝是肌肉,中间丝像是筋腱,微管像是血管,细胞膜像是皮肤,各种细胞器像是五脏六腑,内质网是肝脏,线粒体是心脏,高尔基体是脾脏,溶酶体是肺脏,核糖体是肾脏,中心体是生殖系统,细胞核是大脑,这样单个细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僵尸器机。

梦:你分析的非常好,只是有个错误要纠正一下。钙库并不是细胞的骨骼,细胞的骨骼是细胞核的核膜,是细胞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的锚定物。细胞核内部也不是大脑,相当于骨髓。细胞是独立的虫豸生命,虫豸生命是无大脑的去中心化系统。由细胞群体组合成的社会群体,与僵尸社会没有区别,只是唯独不同而已。我过去讲过,在分解梦中,有时会遇见虫人,在细胞外虫人的形象躯干是僵尸,但手臂是章鱼的腕足;当进入细胞后,虫人又变成正常的僵尸。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虫豸意识,虫豸意识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但虫豸意识又具有去中心化的性质,使细胞群体能够组成完美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我在集体中,集体是我”。

立:我好像理解了,僵尸与细胞区别是僵尸有脑子,而细胞没有,是不是把僵尸的大脑去中心化,立刻就能实现大同社会了?

梦:你想多了。僵尸也是没有脑子的,我讲过很多次了,僵尸只是投影,僵尸只是意识的容器,容器并不是“我”的本体,“我的本体”在空间膜网中。僵尸的大脑只是显示器和显卡,大脑的运算都是为了完成信息交互和图像处理,不具备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僵尸的处理器是云计算系统。

立:重建的三观又一次被推倒了。

梦:很多问题都是“元之书”的老生常谈,只是在生之道中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强:骨髓与细胞核内部对应,好像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细胞核是dna的复制场所,骨髓是干细胞的复制场所。细胞核内的dna复制蓝本是什么?您千万别搞“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

梦:dna复制当然是按照生命磁场进行组装的,为细胞核提供生命磁场的是细胞核的核膜。生命的本质是空间膜的共轭系统,这个系统投影物质世界就是细胞核膜,可以说细胞核膜是生命的本源,也是dna和蛋白质的本源,形成生命先形成核膜。

强:按照您讲解的知识,岂不是把一个空的细胞核内装入dna片段,这些片段就能在核膜的磁场下重新组装成完整的dna。所谓的基因工程根本不是编辑dna,而是调整细胞膜的结构。

梦:是的,看你都能举一反三了。

强:信息太炸裂了,我需要缓缓,还是继续学习骨骼吧。骨髓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梦:骨髓是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一种柔软组织,骨髓分布于全身各骨的骨髓腔中,在胎儿和幼儿时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变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造血组织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支架,网孔中充满不同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以及少量的脂肪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分化为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免疫细胞,以维持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血窦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为骨髓提供营养补给。

强:我仔细思考了您的膜理论,如果细胞核膜与骨骼对应,那么骨髓干细胞的分裂更新能力需要借助骨骼的生命磁场来指导,是不是有点荒谬了?

梦:一点也不荒谬,谬误听多了,客观事实就显得可笑。在骨骼内部存在大量的立体结构的纤维网络,这些极性纤维共同产生了生命的一级弱磁场架构,为僵尸提供了生命基础。知道骨髓和干细胞为什么在骨骼内部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