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一觉得这个办法倒也可行,便随口说道:“嗯,这样也行,你看着办就好啦!”
荻华接着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赶忙说道:“对了,少爷,还有件事要跟您说一下。现在从长安那边过来了一些落榜的书生,都被安置在镇子上了。这些人该怎么安排呢?”
李三一闻言,稍稍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嗯?他们来得还挺快的嘛。那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呢?”
荻华回答道:“才到两天,管家给我这里分派了三十个。”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先在每个镇上安排一个人,让他们跟随镇长学习半年。如果这些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合格,就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如果不合格,就将他们退还给管家。然后,让管家给这些人调换两三个工作岗位,再观察一年半的时间。如果到那时他们仍然无法胜任工作,我们可以考虑让他们去教书、当佃户或者经商,甚至去当兵。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些安排,我们就给他们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到原籍去。”李三一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
荻华听了之后,惊讶地说道:“啊,这样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还干不好工作,那岂不是脑子有问题吗?这简直是给我们读书人丢脸啊!”他自己也是个读书人,所以对这种情况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李三一道:“我们就把这当作是千金买马骨吧。经过这一年半载的时间,我们的村组长们应该也能够发现一些有治理才能的人才。再加上后续可能会有其他人前来投奔,这样一来,我们总能留下一些优秀的人才。毕竟,无能之辈只是少数而已。”他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而且他也并不在乎那点钱。
“是,少爷,我明白了。”荻华回答道。
接着,李三一手指向武侯关到城池的道路,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那漫长的道路,直达尽头。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问道:“这道路的修建还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荻华站在一旁,恭敬地回答道:“少爷,这批移民安置完后,再有一个月时间,第一期路面的工程应该就能差不多完成了。我们采取的是全段开工、分段施工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不过最近很多人都被调去参与村镇建设了,所以道路修建的速度就慢了下来。不过现在有了这近十万生力军的加入,无论是村镇建设还是道路修建,速度都会加快一倍不止呢。”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他深知这道路对于武侯关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交通便利,更是关乎军事战略和经济发展。他叮嘱道:“嗯,后勤保障一定要做好,工钱也要按时发放,不能让民工们有后顾之忧。”
荻华连忙应道:“少爷请放心,后勤和工钱都是由府里的管家派人过来负责的,绝对不会出现问题,都会按时发放的。”
在荻华的陪同下,李三一继续视察附近的三个村子。他边走边看,仔细观察着村庄的布局、房屋的建设以及村民们的生活状况。每到一处,他都会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荻华详细地解释道:“目前三环上的每个村子都率先建设了一百座宅子,而二环上则是三百座宅子。然而,这些宅子目前都还没有住满。我们的想法是,一边安置村民入住,一边继续进行建设。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会让宅子闲置。”
李三一表示赞同地说道:“嗯,这个思路非常好,就应该如此。如果一窝蜂地把宅子都盖好了,但短时间内却没有人居住,那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浪费大量的银子。所以,在最后完工时,一定要确保排水沟修好,绝对不能出现需要二次开挖的情况。”
荻华连忙应道:“这一点请少爷放心,我们新修的宅子都是经过多年工匠实践经验积累的,综合使用个十来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使用的都是优质材料,如果出现一些小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但若是出现大问题,那肯定是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的。”
李三一接着说道:“嗯,很好。另外,把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用石头刻在村外围的出入口处,让人们都能记住。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
荻华点头应道:“是,少爷,我过后就去安排。刚好我们的石料厂最近不是很忙,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完成这件事。”
“嗯,宅子建设材料到位吗?”李三一看着荻华,面无表情地问道。
荻华连忙回答道:“现在一个镇管理八个村子,镇上预备了一百户宅子的建设材料,如果不够的话,府里在城池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预备了建设一千户的建设材料。”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满意,说道:“嗯,做得不错。”
荻华见状,继续说道:“现在人多了,而且大部分人都在工地上做工。我在想,要不要把这些人分开治理呢?”
李三一沉思片刻,回答道:“嗯,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河西郡册封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没有处理这件事情,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事务上。我最近会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不过,目前还是要等武侯关这边的战事结束之后再做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荻华表示理解,说道:“少爷能考虑到这些就好。现在有十几万人在工地上,我们一直在进行建设工作,对于管理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到时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这些人一旦离开工地,又正好赶上农闲时节,恐怕就容易出事了。毕竟现在秦州很多一个县的人口都还没有十万人呢。”
“嗯,你考虑得很周全。确实是时候进行划分治理了。不过,接下来的这三五年,你恐怕是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了。”李三一道,语气中透露出对荻华的肯定和些许担忧。
荻华连忙解释道:“啊,道路一期工程最多只需两个月时间就能完成。而二期工程虽然相对复杂一些,但如果进展顺利,除去秋收季节,快的话年底也能轻松搞定。”
李三一听,不禁好奇地追问道:“嗯,从城池到武侯关、再到北关口,最后到双河镇的这三条路,年底真的能够全部完工吗?”
荻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嗯,原本的计划是明年这个时候才能完成。但现在有了这十万移民的助力,工程进度将会大大加快。”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哦,原来如此。本来我是打算等秋后再跟你提及此事的,不过现在说出来也无妨。府里已经派人过来查看一条从玉河到城池的运河勘探情况了。如果这条运河真的可行,那么在未来的十年里,你可能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忙碌了。”
李三一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在场后,才压低声音对荻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