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边刚烤好肉,吴教授等几位老人和他们家的年青人也聚集了过来。
众人互相问好后,陈建国也说出了他答应乌力罕,请吴教授等人帮忙教鄂伦春小孩们读书识字的事。
吴教授抿了一口二锅头,火光映照着他泛红的脸颊:"教书育人本就是我们的本分,只是。。。"
他犹豫地看了眼乌力罕,"语言不通怎么办?"
乌力罕哈哈大笑,用略带着口音但还能听出内容的汉语说道:"我们鄂伦春人,每个孩子都会说汉语!"
他指了指旁边几个年轻人道,"他们在十二岁时,都到林场的小学读过书,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族里的人迁得太远,所以现在的小孩就没办法再接受汉语教育了!"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其中一个年轻人笑着站起来,竟背诵起《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发音标准得让几位教授大喜。
陈建国趁机提议:"不如这样,白天孩子们跟教授们学文化课,鄂伦春兄弟们教我们的年轻兄弟学习狩猎技巧。"
他说完想了想道:“如今我们有十六支五六半和一千发子弹。
我下个月再想办法弄十五支枪和三千发子弹过来,这样肉食大家就能自力更生,至于米面粮油,我每个月送一次。”
吴教授闻言,眼睛一亮:"这样好!只是辛苦小陈同志了!"
陈建国笑了笑直接道:“教授,我反正在火车上工作,年后想办法调到京都往白山市的列车上就行,反正不费事。”
说完又看向乌力罕道:“乌力罕我的兄弟,往后我们每个月见一次面。
你将族内需要的东西列个单给我,我在城里带给你们。
另外如果你们有多余的皮毛和药材要卖到山外,我也可以帮你们处理掉,换成物资给你们带回来,你看这样可以不?”
乌力罕激动地拍案而起,木桌上的酒碗都震得跳了起来:"好兄弟!"
他用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陈建国的手,"我们鄂伦春人最重承诺,从今往后我就不用为族里的物资不足发愁了。"
说完,用鄂伦春交待了他的族人。
说完才对陈建国说道:“我让他们一会吃完就回去,将族里的皮毛和药材,肉都带出来给我的兄弟,你帮换回族里需要的物资。”
陈建国点了点头:“行,我最迟后天一早要也离开了,火车大后天晚上发车回京都,我还要准备返回去的东西。”
接下来他充当乌力罕和教授们的桥梁,将两边所要换的物资交流一下,等天亮后,两边就手里的物资交换对方所需的东西。
直到天光大亮,乌力罕才带着所换的物资离开,等下午才从族中带教授和陈建国所需要的物资回来。
而陈建国看着教授们精神头也足,才拿出拓印的十块玉石递给几位教授道:“吴教授,几位专家,这些是我从那个青铜片上得到的剩下的古巫文字,希望教授们有时间帮我破译出来。”
几位教授也从吴教授那里知道了陈建国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将他们从京都捞出来的目的,也都纷纷点头。
只是看着看着,几个教授都感觉到了身边缺少资料。
陈建国也不急,认真道:“教授们,你们所需要的资料请写给我。
我每个月来一次,就将你们需要的资料带进来。
虽然这里比不上京都,但这里足够安静,也没有人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