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洛托着下巴,眯起眼睛凝思,幽幽道:“你们的情报工作,让我十分惊讶。”
“再说日本,用自己的国家信用豪赌国运。”戈辉拿起茶盅,一饮而下,继续道:“当俄国在华尔街碰壁的时候,日本特使高桥是清(后来当了日本相)却在摩根办公室里上演了戏剧性一幕:他跪在地上,用象征天皇权威的菊花纹章匕抵住喉咙,声泪俱下道:若此战失败,我必以此刃谢罪。”
戈辉解释道:“这可不是夸张的表演。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仅25亿日元,开战半年已经耗费6亿,差点花光了国库的黄金储备。摩根开出的贷款条件同样严苛:以日本的烟草专卖权、铁路收益、台湾樟脑税收作抵押。债券年利45,但承销佣金高达5。所有资金必须通过摩根银行进行国际结算。”
(樟脑在当时是重要的工业品,是制造赛路络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赛路络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塑料,极易燃,那时候的很多电影胶片都是用赛路络做的。)
“我相信日本人同意了。”毛奇笑道。
“日本没的选择。”戈辉点头,说道:“14年5月,笔5000万美元战争债券在纽约行。摩根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了‘分级承销’的策略:第一梯队是洛克菲勒、梅隆等实业巨头包销30,绑定工业订单。第二梯队是犹太财团承销40,利用欧洲分销网络。第三梯队是散户通过报纸广告认购剩余的30,这是历史上次战争债大众营销。”
(禁卫军的20亿战争债券是清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营销,算是世界历史的第二次。)
“这也是列宁告诉你的吗?”标洛随意地调侃道。
“我当然有特殊渠道,况且,这不算什么军事机密。”戈辉说道:“当马克沁机枪在旅顺吞吐火舌时,摩根财团的金元炮弹早已经击穿了传统帝国的财政心脏。”
“这些话,同样也适合德国。”戈辉还不忘提醒毛奇和标洛:“德国不是不缺钱,是很缺钱,是越来越缺钱,我说的对不对,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标洛作为德国相,一脸凝重,戈辉没有说错,德国十分缺钱。他不明白,戈辉是怎么知道的,难道财政部有禁卫军的间谍?
“日本现在是美国的提款机,俄国同样丧失了金融主权。”戈辉淡淡一笑,他不在乎标洛和毛奇怎么想,继续说道:“真正的战争,从第一张债券售出时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标洛相默默点头,他是懂金融的,戈辉并没有危言耸听。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从美国进口了0万双军靴,全部由摩根财团控制的国际收割机公司生产,流水线上每产出一双靴子,就有5美分流入债券持有人的口袋。像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生在德国身上,但是……”戈辉耸肩,一脸无奈道:“历史大势滔滔滚滚,没有人能阻止,每个人的命运,每个国家的命运,似乎早就注定了。”
“早就注定么?”毛奇若有所思道:“如果早就注定,你这么努力又有何意义呢?”
“我命由我不由天”戈辉霸气煊赫地说道:“我要逆天改命。”
标洛和毛奇一起笑了,年轻人总是想改变世界,总是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年轻真好。
“警钟长鸣啊!”戈辉突然大声感叹:“前车之鉴,希望德国能有所警醒,如果不能规避,就提前做好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尽量让损失降到最小。”
毛奇和标洛对视一眼,同时端起茶盅,一起敬戈辉,标洛说道:“辉,你是德国真正的朋友。”
“德国好,对禁卫军,对我治下的特区也有好处,我们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戈辉真诚说道:“我们双方走到一起,不光是利益驱使,也是命运使然。”
“说起命运共同体,你只有娶了伊娃公主,我们双方才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标洛不失时机地说道:“我相信你明白我说的,也明白这样做好处多多。”
戈辉拿起桌上的茶盅,悬在空中,目光在标洛和毛奇身上反复几个来回,德国人这是要玩“和亲”的一套啊!关键是这个时代“和亲”真的有用吗?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和“和亲”扯上关系。
端起的茶盅又放下了,戈辉认真地问道:“这是威廉二世陛下的意思?还是伊娃公主殿下的意思?又或者……是你们俩的意思?”
“陛下知道,公主知道”毛奇言简意赅:“是我们俩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戈辉一直以为自己的政治婚姻应该在长城以南,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在北京朝廷那里,找到合格的政治伙伴,结果在莱茵河畔,遇到了绝对意外的政治婚姻。他也知道不能拒绝,而且这里面的确好处多多。
“我要胶州湾、我还要德国的潜艇制造技术。”戈辉认真地说道。
标洛和毛奇笑了,不得不说戈辉真的是聪明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且直言不讳自己想要的。
当天下午,德皇威廉二世和伊娃公主就知道了结果,关于戈辉的要求……
既然双方都没有反对,接下来关于结婚的事情,就需要具体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