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他当年那些事,他就说,他算不上什么英雄,英雄都牺牲在战场上了。最后采访稿里,反而都是他跟我们讲述的,战友黄继光的事迹。
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很多的……所以,战场上出现了这么多的英雄,但是大家知道的,反而不多。
我记得这位张炳恒英雄,好像最后是成了地方电力局的局长。不过有一次,在帮村民检修电路的时候,他不幸触电,然后去世了。
所以他的故事,也就更没什么人知道了……”
………………………………………………
“吕俊生,荣立过个人一等功八次。打过大小战役无数,我记得他的拼刺功夫,在全军都是数一数二的。
当年抗日的时候,他打到子弹耗尽,跟敌人展开白刃战。一把大刀,一战砍了27个日寇……”
“噗……白刃战?打完一场战斗,打到子弹都耗尽了,还能步战杀敌27个??关公在世啊?”
“这个你不用怀疑,老吕那军中吕布的名号,那是伟人亲口说的。当年英雄榜上,这家伙可也是有名的很哪。
我记得,他好像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了。
最后好像是夏天收麦子,在村里粮场纳凉。他和村里的小孩子,说自己杀过鬼子。孩子不信他,说他吹牛。
结果这晚,村里来了放映队放电影。正好放的,就是以他为原型拍的,抗日杀敌的电影。
电影放到抗战胜利的时候,这家伙一开心,心脏病犯了。大笑几声,就去了……”
(ps:后面这些字,不算正文。
这位老英雄的故事,最后放的是不是以他为原型的抗日电影,还是抗战胜利的电影。
流传有好几种说法,我挑了个最浪漫的。我愿意相信,老英雄是开心的离开这个世界的。
这些故事太多太多了,我不想删。你们愿意看就看,觉得我在水就水。反正剩最后半章,我也写到这里了。
我知道番茄不是个写这些故事的地方,从我写这些故事开始,我这本书的收入,到现在打了一折都不止。一折都说少了,打了07折左右吧。
但是我不后悔,我还是坚持到现在,想把这些写完。不挣钱不挣钱呗,想写挣钱的,我觉得对我来说不难。
但是这些人的故事,我觉得我应该写出来,我一个都不愿意删。
市场向我证明,站在道德制高点,整天叽叽歪歪,把爱国挂在嘴上的人很多。真写主旋律了,故事再精彩,他们都不会爱看。
这本书是我人生写的第一本书,书里的信息,从第一章到现在。
所有的人物,资料,人物的服装,穿着,台词,故事,其实我都是做了调查,看了无数访谈。大概九成,都是可信的。
你们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合理的地方,其实你真花一分钟搜索一下,你们就不会跟我来抬杠了。
我本来准备了很多原创的电影剧本,后面按大纲应该还有很长。因为我看了十几年小说,都是长篇。我也不想让我的第一本书烂尾,太监。
但是现在,我的确是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几天。
我现在为了赚钱,应该做的,就是把书直接点完结。
然后番茄这个平台,就会开始给我推流,就能吃完结推了。那样收入,就会开始涨回去。
所以我选择把这些英雄的故事,堆在一块,我怕我不知道哪天突然太监。
就这样吧,废话比书多,我好像这本书,一直都是这样。第一本书,我坚持写了一些创新的东西,虽然没写完。
但是市场向我证明,现在这个时代,就应该写套路文,大家喜欢看的,就是这些东西。
整本书,我真的花心思写的地方,其实反响平平,但是这些地方,花了我很多的精力。
你们所谓的不水文,推进剧情,搞笑一点,商业一点的情节。那些东西,反而其实是我在水文。
套路文很好写,吃烂钱这么容易,怪不得影视行业会越来越烂。
我就是因为看了十几年的网文,突然现现在的作者,好像越写越千篇一律,才开始上手自己写的。看的最少的,其实反而是华娱文。
如今我的确是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读者,观众的口味变了,市场也变了。未来这种不合时宜的书,我想会越来越少吧。
故事更新到这,把这些人的故事说完,我觉得我这第一本书,这一百多万字,就算没白写。后面真断了,我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了。
该我做的,我做了。观众爱看什么,我无力改变,随他去吧。毕竟这世上,也从没一张嘴,真的说服过一只耳朵不是么。)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