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53章 蔡文姬(第4页)

第253章 蔡文姬(第4页)

归汉的路途同样漫长而艰辛,但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期盼。

沿途的风景逐渐变得熟悉,她仿佛看到了故乡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

在归汉的路上,她将自己十二年的苦难、思念与离别之痛全部融入创作中,写下了着名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以胡笳的声调为基础,融合了中原的诗歌韵律,共十八段,每一段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开篇便道出了时代的动荡和自己的不幸命运。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表达了对命运的质问和对苦难的控诉。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这首千古绝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让后人得以窥见她那颗饱经沧桑却依旧坚韧的心。

回到中原后,曹操见蔡文姬孤身一人,生活无依无靠,便将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董祀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官员,颇有才华,但起初他对这位经历坎坷、年龄稍长的妻子并无太多感情。

他认为蔡文姬曾在匈奴生活多年,经历复杂,与自己并不相配。

然而,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态度。

不久后,董祀因触犯法律被判死罪。

当时曹操执法严厉,一旦被判死罪,很难赦免。

蔡文姬得知后,心急如焚,她深知自己不能再失去丈夫,不能再经历丧夫之痛。

于是,她不顾个人尊严,蓬头垢面地赶到曹操的府邸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宾客,府中宾客云集,都是朝中的大臣和文人雅士。

见蔡文姬进来,曹操便对宾客们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多年,如今归汉,今天让她来见大家。”

蔡文姬见到曹操后,叩头请罪,言辞恳切地诉说着董祀的冤屈以及自己不愿再经历丧夫之痛的心情。

她的声音哽咽,泪水直流,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她的真情所打动。

曹操也为之动容,他感叹道:“我知道你很可怜,但判决已经下达,无法更改了。”

蔡文姬回答说:“丞相马厩里有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无数的勇士,难道就不能派一人一马,去追回判决,救救董祀的性命吗?”

曹操被她的执着和深情打动,最终下令赦免了董祀。

经历了这件事后,董祀对蔡文姬充满了感激与敬重,夫妻二人的感情逐渐深厚。

他们在洛阳城外隐居下来,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董祀也开始欣赏蔡文姬的才华和坚韧,常常与她一起探讨诗文、音律,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十分温馨。

而蔡文姬并没有沉溺于安稳的生活,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

父亲蔡邕生前收藏了大量的典籍,这些典籍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但在战乱中,这些典籍大部分都遗失殆尽,这让蔡文姬深感痛心。

于是,她决定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将父亲生前传授给她的古籍一一默写出来。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极强的记忆力和耐心。

蔡文姬每天都静下心来,努力回忆父亲讲解典籍时的情景,回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遇到记不清的地方,她便反复思索,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向当时的文人学者请教。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终于将四百多篇古籍默写出来,献给了曹操。

这些珍贵的典籍,在战火中得以保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曹操得到这些典籍后,十分高兴,对蔡文姬的才华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名人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