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自己是个半吊子,关于近视和老花也就只能解释这么多了。抱歉了老孙,本小郎君对不住了。
葛明一边走一边心里在琢磨,要是等到孙道长知道自己的新版西游记,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
两个堂哥总算不催稿了,不过葛明没事也在琢磨西游记到底怎么写下去,写这个东西先是练字,关键还在于锻炼瞎编的能力,读书人嘛,不会瞎编还混个蛋。
但是不可能佛教做主角的,必须是道家。原版西游记是一个道家弟子,也就是悟空。两个天庭大官,八戒和沙僧,还有一个小妖怪,就是龙马,这样一个团队护送佛家上西天。
后来葛明决定,就不要和尚取经了,干脆道家子弟学医好了,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一代神医了。
原型就是孙思邈,少年聪慧被人称为圣童。然而体弱多病,久病成医。后来立下壮志豪言,只愿人间没有疾病。
于是弃文学医,一路西行寻药寻医,这个过程中碰到来不少妖魔鬼怪阻挠,妖魔鬼怪嘛,就是见不得人间好,不过好在有悟空等人保护。
唐僧就不要出来了,但是为了尊敬原主角,玄奘里面取个玄字。为了拍拍李家的马屁,所以这人最好姓李。原型既然是孙思邈,那必须有个邈字。
主角名就叫李玄邈了,吃一口就能延年益寿。
妖怪还是那些妖怪,故事还是差不多的故事,只是换个主角而已,这样瞎编的难度就小了很多。
葛明想到这个想法时暗暗得意,取经有什么用?不如宣言宣扬医学,以后世上多几个孙思邈这样的人,那会是何等景象?
至于那些妖魔鬼怪,全都是宝贝啊,要是以后有人得罪本小郎君,尤其是自己惹不起的勋贵,必定把妖魔鬼怪的后台写成这些人。
。。。。。。
清明节是古人极为看重的一个节气,这是祭祖的大日子。后世还比较完整保留这个习俗的主要还是南方地区,北方经常受到战乱,自从五胡乱华开始,北人就开始往南迁移。五代十国的时候中原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到了北宋时临渝居然属于辽国。
好在南方战乱不那么多,才让不少风俗较为完整的保留下来,否则就真的只有在史书上才能看得到了。
清明节时,整个大唐都是要放假的,一些外出做官的家都不能回,只能摆个牌位上柱香、点上蜡烛祭祀一下。
葛家的祖坟就在庄子附近,福伯在清明节前几天早早买好来不少祭祀的东西,好大两堆,居然还有木匠坊的新式家具,难道说烧这玩意?也让祖宗用上新家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葛明没看到烧纸,后世农村以前是把纸剪成铜钱的样子烧给祖先,也不是一个个的铜钱模样,是在一叠草纸上剪出很多铜钱的样子。
葛明心中不免疑惑,不烧纸钱怎么把铜钱给祖先?葛明自然不懂这些,不过福伯懂啊,于是葛明就跟福伯闲聊了一会。
“福伯,不给祖先烧点纸钱吗?”
“小郎君,何为纸钱?这是祭祀用的东西吗?老仆从没听过。”福伯一听还挺着急,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了什么新鲜玩意,这要是别人家有咱家没有,那就是对祖先大不敬了。
烧纸的习俗形成其实非常晚,大概是到了元朝才开始流行起来,在以前都是烧实物。
要是没有烧纸的习惯?那造纸作坊的草纸怎么卖?生意还想不想在上一个台阶?你说巧不巧,葛明弄出来的草纸虽然也叫包货纸,但是后世也经常用来做烧纸。
据说很早以前祭祖需要焚烧一些秸秆之类的东西,后来改成烧草纸,难道说跟草纸是秸秆之类东西造出来的有关?其实是因为草纸容易燃烧,燃后一大堆灰,看着就很多。
古人极为重视的祭祖,葛明居然在想生意,这要是祖先知道了,肯定会一个旱雷把葛明劈死。当然,葛明也不怎么怕,自己就是被雷劈过来的,再劈一下说不定就能回去了。
“福伯,准备一些包货纸,我打算把去年写的几诗写上,烧给祖宗看看,说不定祖宗在地下开心不已,也能保佑我以后考个状元。”
福伯一听眼睛一亮,笑着说到:“以往都是烧些祭文,这次不但有祭文还有小郎君的几诗,祖宗肯定会保佑的。”说完就去找包货纸了。
hai